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回复: 0

给“大块头”装上“智慧大脑”

发表于 2025-4-9 10:52: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讲述】
给“大块头”装上“智慧大脑”
讲述人:大连重工装备集团下属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电气首席专家 孙元华
  站在宝武湛钢7米智能焦炉机械的智能中控室,透过玻璃幕墙望去,数字孪生系统泛着幽蓝的光晕,屏幕上跳跃的数据流精准指挥着2公里外的焦炉机械群。
  曾经,工人们要站在烟熏火燎的焦炉前炼焦。炼焦流程繁复严苛,包含38道核心工序及200余项操作流程,工人们要在1000℃炉体辐射热中完成毫米级精密操作,飘散的焦粉在工人衣领里积出黑渍。多年来,‌如何让工人们坐在控制室里“运筹帷幄”,让智能机械群在现场“冲锋陷阵”,一直是我追逐的梦想。
  大学毕业后,我便踏入钢铁大型装备生产领域,为了给这些“大块头”装上“智慧大脑”,一干就是30余年。面对传统焦化行业的种种挑战,我深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于是,我带领团队开始了长达10年的科研攻关之路。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打造自主决策的无人值守焦炉机械,让操作人员远离恶劣环境,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工作。
  在这条创新之路上,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记得在湛江那炎热的40℃雨季,新投入使用的自动驾驶电机车仿佛被雨水蒙蔽了双眼,停车精度屡屡出现偏差,超过了5毫米的阈值。这一“失误”,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引发连锁反应,多机协同的容错机制遭受重创,其他车辆也因此无法顺利执行后续生产指令,生产节奏受到严重影响。得知消息后,我毅然决然跟随电机车手动操控启停。跟随运输着1000℃高温焦炭的电机车两天后,我们终于找到了雨天出错的根因——车辆打滑,编码器测量的距离与实际目标产生了偏差。历经十余个日夜的鏖战,在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后,“雨天模式”应运而生,近400吨重的电机车,在5毫米的精度内稳稳停住。那一刻,我心里笑开了花。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大吨位自动驾驶、自主导航、多线柔性协同、环境感知人机防碰……这些核心技术,如同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横亘在我们面前。但正是这些看似不可战胜的挑战,激发了团队的斗志与创造力。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优化,我们终于突破了重重技术壁垒,实现了基于5G通信技术的全天候“一键炼焦”无人值守集群协同柔性控制。
  我们的成果在宝武湛钢“智慧焦炉机械集群无人值守装备”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焦炉四大移动机车在无人值守状态下,能够相互配合完成自动驾驶、装煤、平煤、开门、推焦、导焦等各项操作指令。这一变革不仅彻底改变了行业操作模式,还实现了由传统自动化阶段向作业过程数字化、过程孪生化、操作无人化、决策智能化的“数智炼焦”新阶段的跨越。
  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团队,在高端装备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实现更多行业梦想而不懈努力。
  (光明日报记者吴琳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9日 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