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场把脉问诊 对症下药开方
现场“送经”消除设备“亚健康”
黄勇
“给转辙机油缸加油时,一定不能超过刻度上限,否则溢油后,就不利于发现渗油现象!”9月20日上午,在赣州站41号道岔旁,七八位身着标有“电务”字样的“防护衣”将一中年男子紧紧地围拢在一起。
赣州站在电改和站场设备改造中,正线上所有ZD6道岔都被ZYJ7液压提速道岔所取代了。尽管车间和工区也曾组织过大家进行业务学习,可是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快大家发现相当一部分提速设备存在“亚健康”问题。“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仅凭单纯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现场维护经验,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免不了要走不少弯路。”赣州车间主任刘顺急切地说,“没有丰富的提速道岔现场维护经验很难及时发现并克服提速设备所存在的病害。”
以往新设备、新技术培训,车间及工区都是派员到段教育基地进行授课并到相关车间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以上门“取经”的方式来培养各类技术骨干。眼下,国庆黄金周即将来临,为确保节日期间设备安全万无一失,临时再组织人员去学习恐怕为时已晚。为使新设备尽快度过磨合期,确保节日期间设备安全平稳运行。赣州信号车间及时与段技术、教育等相关部取得联系,经段有关方面协调后,段里远近闻名、在提速道岔实际运用和维护方面颇有造诣的“专家”---向塘车间许江义师傅来到了设备现场。
这种将以往职工新技术培训采取出门“取经”变为“送经”上门的新举措,为赣州工区啃下提速设备这块“硬骨头”镶上了利齿。职工们足不出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便把“经”送到了现场。
设备跟前,“送经人”许江义为职工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经验和要领,从设备的性能结构、技术标准、工作原理到工电结合部等关键环节,许师傅都如实、毫无保留地进行讲解、分析,并与工区人员一道针对每组道岔存在的“病根”逐一 “把脉”、“问诊”,及时“对症下药”开出“方子”,手把手地指导、帮助赣州工区解决提速设备使用中的各类隐性问题,设备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现在咱对‘亚健康’道岔设备也能及时进行诊断并对症下药了,遇到问题再也不会六神无主了!”工区职工张厚荣信心满满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