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4月14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4:00:41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将330根直径0.06毫米的化纤丝推进对应的卡槽,通过胶带进行固定排列……近日,记者走进青岛千媚儿贸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多名女工正在进行合毛作业,再经过切毛、卷管等10余道工序,一对对款式各异、灵动逼真的假睫毛便能销往世界各国,成为爱美人士装扮双眸的秘密“神器”。

山东青岛平度市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美妆睫毛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平度市拥有假睫毛经营主体5000余家,加工点2万多个,生产份额占据全国的80%,全球的70%……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平度,美妆睫毛产业年产值达百亿元,能够生产加工3000余种不同款式的睫毛产品,带动就业6万余人。

从手工作坊到睫毛之都

青岛千媚儿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许冬芳是土生土长的平度人,据她介绍,平度市的睫毛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大泽山镇和新河镇,那时候大多是小作坊的加工模式。”许冬芳说。

20世纪90年代,平度市的假睫毛产业已经遍布全市各个村镇,沿街商铺、小区车库、村镇民房……随处可见的假睫毛加工点,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培养出大批技术成熟的假睫毛生产企业和工人。由此衍生的包装、机械、胶水加工等行业,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每15个平度人就有1个从事着与睫毛相关的产业。”青岛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董事长韩松明说,“这个行业的收入颇为可观,每个月达6000元至1万元,这在平度算是高收入群体。”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有着良好工艺基础的平度假睫毛产业迅速发展,种类由过去的单一款式发展成如今囊括不同工艺、材质、颜色的3000多种,睫毛直径从0.1毫米精细到0.06毫米。

小睫毛里也有大学问

一对假睫毛只有鸿毛般的重量,最细的直径只有0.06毫米,却要经过压毛、切毛、卷管、定型、上托、包装等近二十道工序。因为眼睛皮肤娇嫩,假睫毛材质、工艺细微的差别都会直接影响佩戴舒适感,这对厂家的选材、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睫毛里也有大学问。”许冬芳这样说。

“我们培养一个简单工序的女工需要1个月,复杂工序至少需要3个月。”许冬芳主要经营嫁接睫毛的制作加工,需要将2000根睫毛粘贴到10cm×8cm的卡纸上,对于翘度、高度、整齐度等都有严格的质检标准。

“比如涂胶环节,胶太薄了无法固定睫毛,太厚了摘取过程又容易变形,影响嫁接效果。”许冬芳说,一张卡纸上的每根睫毛必须“横看成岭侧成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要保持一条水平线,睫毛对齐误差不得超过0.5毫米,因此车间质检员练就了一双精准识别误差的“火眼金睛”。

从业10余年,许冬芳见证了平度假睫毛产业从作坊式加工到现代化产业变革的过程。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从业者们也在不断开发环保材质、创新工艺技术,睫毛产品也更加注重环保、舒适、自然。

全链条服务赋能睫毛产业

青岛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西侧,许冬芳负责的1700平方米的半自动化生产车间即将投入使用。两年前,她还苦于企业新厂区的选址和生产线的升级。这些困扰,随着青岛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的立项迎刃而解。

近年来,平度不断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助力睫毛产业由代加工基地向产业集聚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力求打造集产业、商贸、生活、人才、教育为一体的“睫毛新城”。

2024年,平度打造了集内外联动、上下互济、多方共享于一体的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平台借助数字化技术,为供应商、采购商、原料商、产业配套服务商提供营销展示、智能选品、研发设计等大数据共享服务,推进全产业链资源的集成共享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赢。”平度美妆睫毛协会副会长王海波介绍。

今年春节刚过,青岛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正式投用。“我们联合高等院校创新升级化纤拉丝原材料生产技术,在当地建成了原材料加工工厂,填补了平度睫毛产业上游的空白。”青岛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运营部部长潘薪宇介绍,为了解决传统作坊式的粗放加工问题,产业园联合高等院校研发智能制造设备和数字化车间,能够覆盖假睫毛40%的生产流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4:00:51 | 查看全部
中工网讯(通讯员杨宏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毛浓曦)今年一季度,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下属秦皇岛宝世顺公司光伏电站累计发电135万千瓦时,“绿电”自用消纳比例达到99.5%,绿色能源替代率为13.66%,助力该公司一季度钢管产量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43%。

今年以来,宝世顺公司生产任务饱和,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全力保供国家重点管线和社会民生项目,一直处于稳产高产状态,但用电需求随之增大,光伏电站便发挥了“及时雨”的作用。据统计,在一季度135万千瓦时发电量里,自用量就达到134万千瓦时,绿电利用率达到99.5%,累计节省电费95万余元。

面对山海关地区一季度经常出现的降雪、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为了保证发电模块和输电线路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该公司安排专业维保队伍,增加对光伏设施维护和检查频次,消除隐患,确保光伏电站安全平稳运行。

据悉,该光伏电站项目是宝世顺公司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贯彻中国石油“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能源绿色化和产品绿色化的重要项目。电站生产的“绿电”,用于一系列国家重大能源项目用管和新能源输送管材的生产,显著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4:01:00 | 查看全部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记者近日获悉,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工会创新打造职工“ABC”(爱彼此)关爱品牌。据农行北京分行工会副主席陈敏介绍,一方面,分行工会完善职工心理关爱体系,组织近万名职工参与心理健康测评,帮助职工缓解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创新开展文体活动,2024年组织文体活动200余项,累计参与职工6万余人次。

同时,农行北京分行工会推进“基本医保+补充医保+大病救助+重疾保险+健康体检”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帮扶慰问活动,近3年来,共帮扶困难职工80余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4:01:12 | 查看全部
经济参考报记者 李保金

编者按:在当今全球竞争格局下,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到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的“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都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指明了方向。经济参考报将开设专栏从具体案例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和专家的深度访谈,观察资金链和人才链如何成为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催化剂以及“两链”无缝对接仍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为了给中国EDA种下一颗种子。”2009年,作为最早的投资者,国投创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核心团队投资了国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先行者华大九天,用10年的时间陪伴其不断发展壮大。

同样是在2009年,国投创合核心团队投资了当时成立仅2年的炬光科技,此后十余年来一直支持企业成长,2021年12月24日,炬光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

作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业的创业投资及引导基金管理机构,国投创合用“耐心”培育并支持一个又一个新兴产业“标的”发展壮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为创业投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日,国投创合总经理刘伟,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董川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讲述其当好科创领域“耐心资本”的背后故事以及“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的未来规划。

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战略

国投创合核心管理团队来自国投下属专事高科技产业投资的业务单元,拥有三十年股权投资和近二十年引导基金管理经验:1995年起开展高科技股权投资,2007年受托管理中央财政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2009年受托管理中央财政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2016年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机构之一。

事实上,国投集团旗下几乎所有基金都紧密围绕着一项或数项国家重大战略,这些基金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在关键性的战略领域发挥创业投资的作用。落实国家战略、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是国投创合与生俱来的使命。

“由于国有创投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国有资本金,因此它从诞生伊始就有服务国家战略的基因。国投创合是以创业投资的方式、市场化的手段服务国家战略,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刘伟表示,在把牢政策大方向的前提下,具体哪些项目、哪个阶段适合投资,需要遵循商业逻辑、市场规律,去发掘适合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能够形成成熟商业模式的项目。

谈到如何更好平衡市场化运作和服务国家战略,刘伟介绍,“我们要求团队及时学习、研究国家政策和产业规划,在符合政策导向或存在短板、弱项的关键领域寻找合适投资标的。”

“尤其去寻找一些市场暂时失灵的地方,社会资本不敢投、不会投因而需要耐心资本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和子基金布局创新医疗器械、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时,相关赛道还没有热起来。”刘伟补充说。

在运作方式上,“母基金+直投”这一模式也是国投创合的特色优势,通过子基金覆盖更多早期项目,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在管直投项目超过180个,参股基金超过200支,培育了4000多家创新型科技企业,引导超过1200亿元社会资本支持创投行业,带动万亿资金支持科创企业……经过多年实践,国投创合在平衡市场化运作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到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的“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刘伟看来,创业投资就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的纽带,是支持科技创新走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工具,国投创合联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设立了创合松山湖创投基金这一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投基金。“决策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创投行业新一轮机遇即将到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正在积蓄,国投创合也将持续发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创合松山湖创投基金所投项目中,约八成孵化自松山湖实验室或其他高校院所。例如,该基金于2023年在种子轮独家投资了3D测量企业惟景三维,为企业首个外部投资机构,支持并见证这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并融入头部车企供应链,近日又联合产业资本追加投资。今年2月,国投创合参与了灵宝CASBOT的天使轮融资,这一人形机器人企业也是典型的科学家创业企业,目前灵宝CASBOT已经在应急救援、井下作业、工业制造和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众多合作伙伴,并不断探索新应用空间。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为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出台政策文件。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25条措施,明确创业投资类基金需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

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国投创合及子基金早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就投资了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一批细分产业领跑者,230余家投资企业已上市,其中以“硬科技”为标签的科创板上市企业110余家。超过700家投资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投创合的投资脚步,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注脚。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我们已经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领域沿产业链投资了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下游整机装备、运营服务等一系列企业,我们的子基金已经开始布局可控核聚变、量子科技等领域。有些项目现在看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如果现在没人支持它,就更难实现商业闭环。”刘伟说,国投创合当前正重点布局前沿新材料、生物制造等方向,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坚定投资未来价值

“作为创业投资人,要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在实践过程中很多东西是会发生‘化学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一个赛道未来的发展、做项目的判断。”国投创合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董川认为,创投人要在保持对市场敏锐观察的基础上,将短期困难和长期趋势结合起来。“创业投资人应该是乐观主义者,对未来很悲观,就很难发现、相信并投资于未来价值。”而这也是“耐心资本”的内涵之一。

“即使投资过程中某些企业失败了,但人才积累下来了,他还会去找新的行业机会。每一个行业崛起的背后都需要有一整个产业链体系的支撑,需要靠大家不断地打磨迭代积累。”作为在股权投资业摸爬滚打30多年的“老兵”,刘伟认为,“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需要耐心的钱,更需要耐心的人。我们常呼吁创合的年轻投资人坚持长期主义,拥抱科技、不断学习、深耕产业,成为能穿越周期、持续创造价值的专家型投资人。”

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到《若干政策措施》《指导意见》,再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已逐渐形成政策组合拳。“这对我们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时代大潮,时不我待。”刘伟对记者表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4:01:23 | 查看全部
经济参考报记者 袁小康

在山东禹城,一座看似普通的车间内正进行着一场绿色变革。

走进由国网山东德州供电公司打造的国网山东电力绿色数智循环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序运转的智能化生产线,一车车锈迹斑斑的废旧变压器、杂乱的线缆在这里被拆解、分拣后“重获新生”,变成可重新投入生产的原材料。

据了解,该中心整体园区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近年来,聚力打造电力行业物资拆解的“灯塔工厂”,形成了引领行业的规范和标准。

国网山东德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正在搭建绿色循环新模式,通过率先明确绿色低碳发展思路,建成山东区域首家绿色拆解分拣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升级改造为绿色数智循环中心。该中心探索构建电力废旧物资“收、运、储、拆、拣、用”一站式管理模式,整合洛书、e码通等系统,打通决策、管理、业务、执行、设备等层级,贯穿核心业务链,打造综合管控系统,实现数字化运营。

记者了解到,在技术创新上,该公司同样不遗余力。自主研发废旧变压器绿色拆解线,创新性地实现一体化快速分离、破碎、包装,让报废变压器拆解走向专业化、标准化。

“这条产线年拆解能力达1.8万台,生产效率提高50%,处置价值增加29%。针对线缆拆解难题,我们自主研发‘智能化、自动化’线缆拆接线,提出‘线缆自动破拆分拣+辅料粉碎筛选’的创新方式,年拆解能力达1.5万吨。此外,自主研发的高效智能化箱柜拆解产线采用设备辅助人工的模式,年拆解能力1万台,为下游制造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合格再生原料。公司还搭建了数智循环中心运营平台,集成多源业务系统数据,打通‘循环链、业务链、数据链’,实现拆解业务全流程信息化、数据可视化、业务可溯化。”上述负责人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该中心还打造了绿色发展和保障体系的“双闭环”管理路径。“2024年,公司全力推进拆解和流转价值最大化,助力无废集团建设,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聚焦技术突破和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开展培训20余期,培训人数超1万人。此外,我们还依托国网绿链构建起再生资源产业循环链,有效降低废旧物资回流电网风险,进而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绿色转型。如今,中心业务范围覆盖山东省西部片区八个地市,并有效辐射晋、冀、豫、苏等省份,打造行业标杆。”上述负责人说。

数智力量赋能新质生产力,每一次创新都成为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梯。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国网山东德州供电公司将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推动能源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4:04:19 | 查看全部
为了保护南极的环境
离开南极时
不能带走任何物品
哪怕是一滴水一片石头
挖掘机司机万尚却带回了一份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礼物——
他一笔一划写下的
南极日记
他想送给12岁的女儿和4岁的儿子
想让孩子们知道
南极是什么样的
更想让他们了解
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广阔

4月8日
“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
20天前
万尚和一群队友先期返回
作为本次科考队的成员
他和同样来自中铁建工集团的82名建设者
参与了秦岭站和中山站的建设
他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秦岭站就像自己的孩子,
我见证了它的成长"

这是万尚的第二次南极之旅
身为机械班组的一员
他主要负责驾驶挖掘机
进行通信平台、风机等设施的基础开挖
还有各种辅助工作
比如辅助桥架钻孔、辅助安装货梯

这是一次漫长的旅程
2024年10月20日
他到江苏参加南极工作的提前演练
2024年11月9日
作为先遣队员从上海前往南极
2024年11月14日
登上南极大陆
2025年2月28日
踏上返程路
万尚的日记
2024年1月24日,万尚与建设中的秦岭站合影
2024年11月27日,万尚在秦岭站能源区

2024年10月20日,阴

在深秋初冬交接之际,再次离开故乡,踏上了第41次南极科考之行。

机会总是眷恋时刻准备着的那一部分人。第40次南极之行自己许下的愿望,竟真切地照进了现实。除了感谢给自己这次机会的所有人外,更加要给予自己十足的信心,机遇来之不易,要越发珍惜才好。

清晨离家时,天刚蒙蒙亮,看着熟睡的妻儿,却不忍心把他们叫醒,只是在关门的那一瞬间,忍不住多扫视了一眼。离别的剧情总是充满不舍,才显得这样惆怅,而最终彼此只能自我安慰。

短暂的离别不是距离的拉远,而是心灵的靠近,因为那份思念让心更加紧密相连。

分离,是一首无言的诗。字里行间,都是不舍与期待。

抵达中山站附近海冰

2024年11月14日,雪

自己也不能确定现在是什么日子,什么时间。

今天成功登陆南极大陆,历时六小时的意大利运输机之行,永生难忘。条件简陋,隔音差,像极了一台年迈的拖拉机。

相比较去年登陆的场景,今年冷得多,积雪也比去年多。对于我们机械手,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来清理。相对于去年的艳阳高照,今年是个阴冷的天气,下午还飘起了雪花,似乎在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刚刚登陆项目上,目前海水淡化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都没办法正常恢复,靠融化雪水洗漱。由于缺水,今日晚饭直接取消了,只好用方便面来填一下饥寒的身体。

在南极中山站卸货

2024年11月18日,晴

下班稍微晚了点,回到宿舍,热水桶里只有刚刚加注的雪与冰了。原来还想着趁这两天烧了热水洗个澡的,哪怕将身上擦一遍也是舒服的呀!

今日早上上班,挖机停靠在临近海边的悬崖上。刚刚坐上挖机,悬崖下的海水里突然蹿出一条鲸鱼,灰色的身体,圆鼓鼓的脑袋,却在眨眼间消失在了海面,留给我无限的遐想。

这是自己第一次真切地看到野生鲸鱼。我想,拥有这样宽广的海洋,它们一定是快乐的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令人向往。

搬运物资

2024年12月27日,晴

昨天下午开始,无风,海面像镜子一样平静,墨绿的海水似一张地毯铺平在海面。远处漂浮着几座或大或小的冰山,映衬着天际线上的白云,悬挂在天边。远眺过去,似乎走进了水彩画中。

虽然景色美,可有时间欣赏美景的人并不多。趁着好天气与时间、气候赛跑,争分夺秒地把货物卸下船,几乎是24小时轮流上,现场热火朝天。

中国人拼搏的精神,足以震撼世界。

所有队员都陆续登陆。今年宿舍来了几位陌生面孔,都还没来得及打招呼。等闲下来时,再好好熟悉彼此吧!

秦岭站站区的晚霞

2024年12月30日,晴

早晨起床,户外起风了,顶着风,行走都极难。

雪龙昨天已经走了,下次相见,不知是二月底还是三月初。海面上只剩下货船孤零零地漂在码头附近,因为起风的缘故,海面浪涌挺大,货船随波逐流,一眨眼的工夫已消失不见。

风卷起地面上的沙子,漫天飞舞,撞在墙上,疼得厉害。车子路过一趟,视线里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极寒,干燥,大风是这里的标志。明日是2024年收尾之日,一路走来收获满满,特别是即将过去的2024,在记忆中会一直保存着。难忘的南极之行在2023年开始,在2024年丰收,期待梦一直继续。

在秦岭站进行光伏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1月2日,晴

今年来了许多知识分子,有几个学校的教授、专家,甚至还有清华的教授,也和我们干一样的活,看起来也和普通大众一样。

直到和他们聊天,才显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谈吐中透露的自信、得体、涵养,明显区别于普通人。

读书人独有的气质在眉宇间表露出来,他们的眼界、思维和反应能力,甚至看待事物的角度,是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谈笑中便是典故,便是哲理。

在这边他们都放下了教授、专家、学者的高贵,与我们融为一个集体,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便是集体的力量,更是知识与技艺的结合。

在南极秦岭站进行风能基础设施建设

2024年11月21日,晴

这两天开破碎锤,屁股都坐痛了。

一来是锤子震动力度大,导致机身晃动弧度随之加大,身体在驾驶室里随意晃动,屁股的负担大。

二来是已经连续干了这些天了,每天固定一种姿势的时间太长,身体承受不了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运转。

今日是闺女12周岁生日时间,恍惚间回到了12年前的今天,自己还是个毛头小伙,我的天使却降临我的身边,看着眼前这一团肉嘟嘟的小生命,想伸手去抱着她,却又害怕地缩了回来,害怕自己一双笨拙的大手会把她弄疼。

而现在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个头也已然赶超了妈妈。一岁一洗礼,愿你在往后的日子里平安健康快乐。

建设者在敷设电缆

2025年1月14日,晴

午夜刚过,停泊在我们站区码头20天时间的货轮终于悄悄地走了。随着它的远去,下一次再能在海面上见到我们的船只是50天以后了,也就是我们踏上归途的日子。

以后的每一天都是倒计时,虽然跨度有点长,却是仅存的期待。

站在站区主楼的悬崖边,远眺海面,目送着货轮渐渐地消失在天际线。它带着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那个叫家的港湾。

此崖本无名,却承载着我对家的思念,所以我个人给他取了个忧伤的名字——相思崖。

秦岭站的年夜饭,是山东大厨做的“八大碗”

2025年1月27日,晴

刚刚结束一天的忙碌。

准确地说,现在应该是28号,也就是中国人的除夕,过年啦!国内家中应该热闹非凡吧,而我们这里却没有一丝过年的氛围,想不到会以加班的状态结束那即将过去的中国人自己的2024年。

今天难得一见的风,从海面吹向内陆,导致海浪一阵高过一阵地拍打着码头附近的堤岸,甚至海水还涌进了码头内陆场地,而旁边的海湾中的景象更加壮观,海浪冲击着岸堤,退回去的海水还来不及离开,又被后面的浪头推至岸边。远远望去,整片海湾中的水似乎沸腾般地翻滚。

就连漂浮在远处的冰山也被吹近了岸边,要不是水底的冰山触底了,估计它能冲上我们的码头。

以前它漂浮在远处,远远看着,觉着不算太庞大,结果近距离观看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足以令人震惊地大。

大海的容量真的无穷大。

度夏建设者在撤站前合影,万尚也在其中

2025年3月13日,晴

终于跨越了南纬60度,进入了惊涛骇浪的南大洋西风带。据说这片海域是船只的禁区,以风大浪高而闻名,亲身经历名不虚传。

船上的日子虽然枯燥无聊,却也有难得的收获与心得。

本次航程,船上有不少研究海洋气候、生物与洋流的专家学者,更多的是知名高校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年纪轻轻,风华正茂。有时候我便会静静地坐在他们周围,听他们聊着工作、生活、理想,甚至是求学的点点滴滴。听着听着自己脑海里浮想联翩,看着他们青春自信,风度翩翩,文采飞扬,眼中流露着羡慕。

知识的力量把他们装饰得阳光健康,我也会陷入沉思。若干年后,自己的一双儿女也要如他们一样驾驭着知识的方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蒋菡采写 受访者供图)

工人日报客户端班组天地第403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