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回复: 0

饭盒里的石油时光

发表于 2025-4-23 12:13: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猴豆豆 于 2025-4-23 12:14 编辑

单旭泽  何标儒
中午,高滨正站在灶台前翻炒,土豆丝在灼热的铁锅与明火之间翻出银亮的弧线,醋顺着勺沿滑入锅心,白雾轰然升腾。案板上的芹菜切得齐整,蒸锅里的米饭嗞嗞冒热气,这是妻子最爱吃的家常菜。
高滨是中石化经纬公司胜利地质录井公司SL260录井队的队长,昨天他刚完成高斜581井的备料等工作,今日难得休息,特意系上围裙想给妻子和孩子补一顿丰盛的午餐。
“高斜581井要提前上钻,设备必须今日搬迁到位!”伴着油锅冒出的香气,急促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高滨的手顿了顿,锅铲在铁锅边缘磕出一声轻响。他瞥见厨房门口——妻子拉着厚重的行李箱站在那里,睫毛低垂,却什么也没问,只是快步走进来,关掉了煤气灶。
多年的陪伴,妻早已习惯了录井人的这种突发情况。
“来不及在家吃了,我帮你装饭。”她麻利地拧开保温桶,土豆丝混着芹菜被匆匆铲进去,滚烫的米粒簌簌落在桶底。高滨往工具包里装下自己安全证件时,见妻子正往饭盒的夹层塞水煮蛋,“上井的路颠,垫瓷实些才不会洒。”
不管是否情愿,时间总在催促录井人迈步向前。整装,启程,跋涉,奔忙......拉上行李箱,接过饭盒,高滨抱歉地笑笑,跨出门,迅速关上,他怕看到妻那绵长又牵挂的目光。
一日三餐,日出日落。食物总是平凡日常最好的慰藉。但胜利录井的将士们,总是为了保障油气勘探的施工进度,而将一日三餐让步。
在高滨的指挥下,录井设备安全装车,吊卡车驶出东安大院时,坐在副驾驶后面的地质技术员邵保杰通过后视镜,看见队长将那个印着向日葵的饭盒放在膝头,抱紧。忍不住打趣:“嫂子这爱心便当,怕是又要捂成宵夜喽!”车里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
高滨笑笑,眼角扫过后视镜——后面跟着的5辆搬迁车在春日扬尘中,连成一条钢铁长龙,头车的“SL-Advantage”的设备标识,肩负着甲方的信任、队伍的效率、质量的保证。
下午16时30分,录井设备到达高斜581井,井队现场安全主任监督发出指示:“设备要赶在六点半前完成就位,之后现场不允许进行吊装作业。”2个小时的倒计时,已不容许其他任何事情的占用,哪怕是吃一口饭。
高滨把饭盒放在车里,迅速与井队平台经理确定设备就位位置,安排各搬迁车的入场顺序。担任吊装指挥的他,每一个手势都在守护着现场的安全。
18时10分,远处的晚霞已悄然升起,落日余晖照在最后一栋就位的营房上,也照射着高滨那被寒风吹红的脸庞。
已是满头大汗的老师傅李海波凑过来:“高队长,弟妹给你准备的好吃的......能分一口不?”
“行!”高滨乐呵呵地答应,转身准备去车上取饭盒,井场上却传来响亮地一声:“来人,调整一下营房角度。”两人匆匆奔向井场,似乎忘记了吃饭这件事。
在忙碌的施工节奏下,停下来好好吃一顿饭,变得不那么理直气壮。
设备就位后,全队没有休息,开始了设备营房的整理、接电等工作。23时,钻台上的照明灯劈开那浓墨般的夜色,高滨和李海波抬着温度传感器缓慢的爬上泥浆罐,周金刚手持手电筒,在泥浆罐里晃出一道流动的光弧,温度传感器的安装需要离循环罐壁10厘米以上,高滨拿着尺子校准安装位置。
他和队员不停地往返于仪器房、循环罐后、钻台后,直到所有信号灯在仪器房显示屏上连成红黄绿交织的“星河”,他才瘫坐在仪器房内。拧开饭盒时,芹菜早已闷得发黄,那颗水煮蛋却还是温的——不知被哪个队员偷偷焐在发动机外壳上暖了一路。
对于录井人来说,井场就是他们的食堂。高滨夹了一筷子芹菜丝放进嘴中,酸酸咸咸辣辣的,虽然已没有热气,却让人觉得心里甜甜的、暖暖的。
酸甜苦辣,恰如人生,平凡又热辣。但其实,他们吃得最多的是——苦!
无论风霜雨雪,无论酷暑烈日,哪怕天下下刀子,只要施工任务一来,录井人必须放下筷子,离开团聚的餐桌,马上出发。井场就是他们的食堂,风沙是饭碗里的调味剂,
那个疲惫的晚上,那一个饭盒,让搬迁的艰难和辛苦,都变得值得。
次日中午12时30分,SL260队全队安装调试完毕,在后续油气勘探管理中心的二开验收中,验收人员详细的查阅了每一个传感器的安装、每一项参数的标定。“传感器安装标定无问题,钻具管理台账无误、色谱标定合格.......”随着现场地质监督的逐条落实确认,高滨和队员们以零问题通过验收。
从上钻到安装调试,全队仅用不到24小时。
验收会结束,夕阳缓缓西落。高滨走出井场,打开手机,打开妻发来的消息:“记着好好吃饭,等你回家,我给你做红烧排骨。”高滨疲惫的内心中,一股暖流直达胸膛,这一刻,手里的饭盒好像有了温度!
谈起家人,谈起妻子,高滨感激,又愧疚。
石油人的饭盒里装的从来不只是饭菜——是妻子把等待腌成了咸菜,是兄弟们把风雪嚼成了馍馍,是录井人把那些未能围坐共食的时光,都酿成了地底下滚滚流淌的石油。只有将那些耐心的等待、风雪的磨砺、错过的亲情,散成比PDC钻头研磨出的岩屑还要细碎的星光,填进录井传感器的每一次标定,化作数据的每一次闪烁,钻头与岩石的不懈冲击声,才是录井人心灵深处最有力、最炙热的告白!
在石油勘探现场,“高滨和妻的故事”有很多。那个当年扎着乌黑的发辫,拥有银铃般笑声的姑娘,在一个个饭盒中装满酸甜苦辣咸,一次次目送他出征,使艰辛的录井工作多了温情,迸发出生命的张力。
饭盒里,每一粒米的新鲜,每一份菜的温度,都是对录井工作最朴素的支持,妻将深切的爱,熬成时光里的烟火气,酿成石油最温情的味道。
“饭菜很香,日子很甜。”在他们心中,等到一轮施工完回家,开门时,桌子上飘来的饭香,才是他们真正想念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