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段容惠 高照峰 林青 实习生 汪颀伟
近日,随着第一方混凝土浇筑成功,由中铁二局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西藏队救援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2022年,中国中铁成立了以隧道坍塌和地震救援为基础,同时向隧道突泥涌水、隧道瓦斯爆炸、隧道岩爆等安全事故和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向发展的专业力量——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西藏队。
此前,今年年初,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西藏队在接到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指令后,于当日分4批次投入23名救援人员、7辆救援车辆、30余台(套)专业救援设备,设备包含通讯检测、破拆支护、侦测搜救等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张林渊 王子超
近日,重庆万州枢纽项目柑果村双线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为保障项目年度施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万州枢纽柑果村双线特大桥桥梁跨度长、高度高,施工任务重、工期紧,且左右皆与其他施工单位连续梁交叉施工,施工难度大,是全线贯通架梁关键重点工程。自2023年首根桩基浇筑完成以来,施工过程中,项目坚持技术先行,超前谋划,严格安全质量管控,抓抢施工进度,确保了该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据悉,渝万高速铁路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昆、包(银)海两条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通车后将与渝西、郑万、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宜昌—武汉—合肥—上海等重要高铁线构建全线350km/h的高标准京昆、沿江两条通道。彼时万州枢纽将成为多条国家级重点高速铁路线串连点,同渝万高铁一道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快速建设、带动长江沿岸城市、社会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4月23日,在上海气候周2025“气候灯塔·新纪元”主题活动上,隆基嘉兴基地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零碳工厂”的双标杆实践,荣获“上海气候周气候灯塔2025年度制造灯塔典范奖”。
上海气候周以“中国行动、亚洲声音、世界标准”为宗旨,由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给予支持,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舞台。“气候灯塔”作为上海气候周的关键活动,自2024年启动以来,通过评选和推广各领域绿色实践案例,树立行业低碳转型标杆,充分展现“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引领作用。
作为世界经济论坛(WEF)认证的全球光伏行业首家“灯塔工厂”,隆基嘉兴基地在包括自动化、工业物联网(IIoT)、数字化、大数据分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技术方面的应用,均已满足本次“气候灯塔”案例评定标准,表明隆基嘉兴工厂代表着全球光伏行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
在“灯塔工厂”智能制造体系的基础之上,2024年隆基嘉兴基地继续推进零碳工厂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低碳生产,助力基地节能降耗,建设屋顶光伏电站、采购绿色电力证书和碳信用等,减少和抵消碳排放,打造了首个通过ISO14068碳中和标准认证的“双标杆”生产基地。
在此次上海气候周期间,隆基也受邀参加了由全球气候学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碳衡科技与罗克韦尔自动化联袂举办的“赋能绿色供应链转型论坛”。隆基绿能战略管理中心总经理谢天博士表示,嘉兴基地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零碳工厂”,是隆基率先在行业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的一次优秀实践,隆基通过将智能技术融合到先进的光伏制造中,追求绿色生产,进一步实现零碳,同时在ESG披露管理中也引入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校验与分析,期待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未来可以更安全、高效地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昂 通讯员 龚晓君
为庆祝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形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习氛围,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工会举办“以书换蔬共建书屋”活动,创新开启“知识循环+绿色生活”的全新互动模式,打造职工文化新生态。
活动当日,职工们纷纷带着家中闲置书籍来到指定地点,既有《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等经典文学巨著,也有职场技能提升、亲子绘本、前沿科普知识类读物。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对每一本捐赠书籍进行登记、核验,确保书籍内容健康、保存完好。在书籍兑换蔬菜环节,大家依据捐赠书籍数量,换取新鲜可口的各类蔬菜。不少职工还在他人捐赠的图书中发现了心仪已久的“宝藏书籍”,迫不及待地与工作人员预约借阅,现场书香与蔬香交织,俨然成为充满趣味与温情的“奇妙集市”。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收到职工捐赠的书籍70余本,涵盖文学、历史、科普、职场等多个领域。这些书籍将全部充实到公司职工书屋,进一步丰富了书屋藏书种类和数量,为职工搭建了更广阔的阅读平台。参与活动的员工感慨道,“家里有不少闲置书籍,搬家都没舍得卖,这次活动让它们有了新的价值,还能换到新鲜蔬菜,真的很有意义。”“这样的活动既环保又实用,希望以后能多举办。”
未来,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工会将持续深化“阅建未来”系列读书活动,通过研学、荐书、参观等形式,为职工提供更多优质、多元的文化服务,助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新动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罗筱晓 通讯员 姜宇 杨繁
连日来,海南省儋州市持续高温天气,为给工友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4月23日,中建五局三公司海南天运数智加工中心项目创新开展送清凉活动,通过设置“移动瓜摊”,为工友免费派送西瓜,给烈日下坚守岗位的一线作业者送去清凉关怀。
考虑到项目建设者工作位置较为分散,活动现场,“移动瓜摊”穿梭于施工点位,累计送出800余斤冰镇西瓜。“西瓜解暑,甜进心里!”工友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之外,项目部还设置了凉茶、藿香正气液等清凉物资供应点,供工友取用。后续,项目将持续落实防暑措施,确保作业安全与生产进度“双保障”。
海南天运数智加工中心项目位于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低碳环保现代化大型流通加工中心及物流中心,助力儋州洋浦港航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