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7|回复: 54

【平台活动】匠心映五月 劳动绽荣光

   
发表于 2025-4-30 22:10: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0175ca79dead20ebf4.gif

春满人间际,劳动谱华章。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每一位劳动者都是时代的主角,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双手创造幸福,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让城市焕发生机,让生活充满温暖。为此,中企互动平台特开展 “致敬劳动者,五月绽光芒” 活动,邀您一起记录劳动者的风采,向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致敬!
活动要求:
图文均可:可以拍摄劳动者工作时的精彩瞬间,或用文字讲述劳动者的故事,展现劳动者的奋斗与坚守,传递劳动精神
凡参与者一律给予平台 500 鼎币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 13:17:54 | 查看全部
劳动最光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 20:20:08 | 查看全部
劳动精神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 21:21:58 | 查看全部
致敬劳动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3 09:22:54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五一假期的“气”象万千
     ​“五一”假期,采气井场热闹得像个“打气筒”。现场轰鸣声这就是我们的劳动乐章。​小王最“倔”,假期主动留守。那天设备突然“闹脾气”,输气压力直线下滑,小王二话不说,一头扎进现场,满头大汗地排查故障。众人还在一旁干着急,他却一边嘟囔着:“这破玩意儿,偏跟我‘过不去’!”一边麻利地拆卸、调试。
       三个小时后,设备重启,压力指示灯闪烁,天然气又欢快地“跑”起来。​“干得漂亮!”大家欢呼雀跃。小王擦擦汗,笑得像个孩子。这个假期,我们没去远方,却在一线守住了“家”的温暖,把天然气稳稳地送到了千家万户。​
1000014174.jpg
1000014175.jpg
100001417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7 21:02:58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劳动就是金钱💰,更是幸福的源泉🌟!加油干吧,向美好生活进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钢铁劳模——孟泰

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模。

刚刚解放之初的东北,可谓百废待兴。而鞍钢饱经战乱之后,也已经是残破不全了。但是孟泰丝毫没有退缩,爱厂如家,艰苦创业。他冒着严寒,刨冻雪抠备件,迎着臭气,扒废铁堆找原材料。每天泥一把、油一身、汗一脸,拣回一根根铁线、一颗颗螺丝钉、一件件备品。

在孟泰的带动下,全厂工人都行动了起来,在短短的数月内,回收了上千种材料,捡回上万个零备件。建成了当时著名的“孟泰仓库”,并为恢复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而后又勇于攻克技术难关,先后解决了十几个技术难题。在与苏联两国关系交恶的情况下,硬是成功自制了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历史上的空白。

1964年,孟泰担任了炼铁厂的副厂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依然朴实无华,朴素如初,坚持不脱离群众,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其间,他搞了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英雄’孟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纺织战线一面旗帜——赵梦桃


“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这就是激励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的“梦桃精神”。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陕西西北国棉一厂。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梦桃以最优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进厂不到两年,就创造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绩,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赵梦桃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不让一个伙伴儿掉队!”在她的影响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从1952年到1959年7年中,她创造了月月完成国家计划的先进纪录,还帮助12名同志成为企业的先进工作者。

1959年,她和她的“赵梦桃小组”双双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成为纺织战线一面旗帜。1963年,赵梦桃又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这一操作法在陕西省全面推广。

同年,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因患肺癌病逝,年仅28岁。“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辉。1980年,这个小组被国家经委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农业劳模——申纪兰


申纪兰的家在太行山脉的西沟村。

这里山是石头山,沟是石头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申纪兰带着“娘子军”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天黑了才回家,苦干多年后,光秃秃的荒山终于披上了绿装。

1950年,申纪兰联络了十多个要好的姐妹加入互助组,后来,她又与著名劳模李顺达携手创办了闻名全国的“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并被大伙推选为副社长,从此,申纪兰的事迹逐渐传遍了全国。

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全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不愧为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见证人。

这也许是因为她淡泊名利,心里装着国家、装着群众、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和农民女儿的朴素本色的缘故。

1973年,申纪兰被任命为山西省妇联主任。毫无思想准备的她,总觉得这不合适,不愿去。她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机关工作的经验,让自己当省妇联主任不如让别人当更合适。”她如实地向组织上反映了自己的想法,但最后还是服从组织决定。

她上任后却不要级别,不要工资,不转户口,不要专车,还在西沟村参加劳动……不久,在她的再三要求下,最终还是辞去了这个正厅级职务。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申纪兰先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周总理家中作过客。胡锦涛、李鹏、朱镕基、薄一波还亲自到西沟村看望过她。

申纪兰还代表中国妇女参加了1953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访问过前苏联首都莫斯科,前波兰首都华沙和前民主德国首都柏林等社会主义国家,还受到了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等中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查看全部
一人脏换来万人净——时传祥

出生在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的时传祥,15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从此在粪霸手下干了20年,受尽了欺凌。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阳光照耀着掏粪工人的生活,也照亮了时传祥的心,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为首都的干净美丽作出贡献。就这样,建国后的十七八年里,他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为首都群众掏粪扫污。

在那些年里,他几乎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有时间就到处走走看看,问问闻闻。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他总是主动去。不管坑外多烂,不管坑底多深,他都想方设法掏干扫净。他一勺一勺地挖,一罐一罐地提,一桶一桶地背,每天掏粪背粪5吨多,背粪的右肩磨出了老茧。

他以身作则,勤勤恳恳,每天背粪竟达五吨重,换来了管区内优美和清洁的居民环境。而他这种崇高的精神,也曾经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招待宴会上,周总理为其敬酒。他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也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