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叫赵永,今年46岁,现在是山东淄博矿业集团综采队的副队长。上大学曾是我小时候的梦想,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可是由于当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1978年初中毕业后,我便被迫到村办小煤井下井,我的大学梦就这样被无情地击碎了。
当时下小煤井是最被人看不起的活,大家背后喊我们“窑花子”。每天10多个小时在井下拉炭,上井后烧点水简单洗洗澡,成天穿得破破烂烂,外人一看不用猜就知道我们的身份。更重要地是小煤井没有任何培训,安全没有保障,每年都要发生几起事故,那时每天真是提心吊胆,度日如年,快30岁了我连老婆都没讨上,我心想这辈子算完了。
转机发生在1988年,从那年起国有煤炭企业实行局长、矿长负责制,开始招收农民轮换工,我便来到淄博矿务局(淄博矿业集团的前身)的煤矿上打工。当时就想混点钱,等盖上房子,娶了老婆就不干了。但是随着在煤矿工作时间的延长,我逐渐打消了这种想法。国有煤矿培训非常正规,有一三五安全教育、二四六思想政治教育,还经常组织脱产培训,我潜心学技术,先后拿到了两个特殊工种操作证书,成为单位的“技术大拿”。淄矿集团的领导从来没有看不起我们,规定了农民工与正式工在政治权利、利益分配、劳动保护、生活福利、参与活动、安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六个一样”。干了不几年,我就盖起了房子,娶了老婆,还入了党,并多次被矿上评为技术标兵和劳动模范。但是每天10几个小时的劳动,加之当时机械化程度低,特别是身份的差别,总觉得低人一等,上大学对于我来讲仍然是一个梦。
从2004年起,好运又多次降临到我的身上。2004年3月份,我从淄博老矿区调到济(宁)北新矿区,单位看我技术好,先是让我干维修组长,然后干班长,过了不久又让我担任了副队长。 2006年,淄矿集团又将跟我一样的近万名农民工转为合同制,为我们缴纳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使我们的身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我们这里还产生了全国第一个“农民合同工工会主席”,《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都在版面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我们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有许多农民合同工在单位入了党,我们单位90%以上的区队干部和班组长都是农民合同制职工。从1988年起,我的收入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有几个年份还实现了翻番,去年拿到9万多元,一线的农民合同工平均拿到4万多元。新矿区全部是机械化,我们单位实行的又是“四六”工作制,并实行集中休班,时间比较宽松,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我努力学技术钻业务,同时报考了大专班学习综采专业,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2007年,我拿到了金灿灿的大专毕业证书,当时我激动得一宿没睡着觉,过去做梦也没想到40多岁了还能上大学。更让我高兴的是上大学没花自己一分钱。因为我们单位规定,凡自学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国家承认的技校、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的,分别给予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奖励,并报销部分学费。现在全集团和我一样上大学的农民合同工有2000多人,到2010年,淄矿集团70%以上的农民合同工将达到中专、技校以上的文化程度。上大学不但学到了知识还能挣钱,你说这样的好事我们能不参加?现在我又已报考了本科班进行“深造”。淄矿集团还采取以师带徒、技术比武、“基地”培训等形式打造“金蓝领”,目前,淄矿集团具有技术等级的技工近8000人,其中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占40%以上,持有各类工种操作证的“蓝领”达1万余人。
现在的福利待遇也是越来越好,职工宿舍配备了空调、电视、床头橱、被褥、桌椅等日用生活必备品,实行公寓化管理,由专人负责卫生清理和热水供应,职工入住什么也不用操心,享受的完全是“宾客”待遇。吃的是“成本饭”,每天花不了10块钱就能吃饱吃好。建立了高标准的职工澡堂,添置了冲浪、桑拿、光疗等设施,尽量让职工洗得舒服,消除疲劳。我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不用花一分钱,天天洗高档澡、保健澡。”单位还统一为我们配发衣服,夏天要穿清一色的白衬衣、百短袖衫,春秋冬三季要穿西服打领带。煤矿工人“傻大黑粗”早已成为历史。
想想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变化实在太大了,我能圆了大学梦和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企业的好领导啊!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让企业和国家越来越富强美好!
(王俊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