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7|回复: 5

[话题探讨] 【反方】“抢饭碗”之说有失偏颇

发表于 2011-9-22 20:22: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抢饭碗”之说有失偏颇



    目前,我国每年64-65岁的人大概是800万,比香港整个总人口还要多,已明显迈入老龄化社会。在数以万计的老人中,不少退休人员凭着仍然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实现了再就业,在珍贵的就业岗位上散发着余热,仿佛近黄昏时天边的那缕夕阳红。毋庸讳言,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和为数众多的中年人迟迟找不到工作,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干脆就当上了“啃老族”,备尝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一些年轻人认为退休员工再就业是和他们抢饭碗,所以对退休员工再就业颇有微词。

       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语境下,有这样的“微词”诚可理解,但笔者认为,且不论就业市场情况如何,如果退休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周瑜打黄盖”的关系,因此退休人员再就业的初衷不管是增加收入,还是充实生活,都无可厚非……只要供需双方的选择是你情我愿,旁人就不应该说三道四,因就业环境不理想就说是“老人抢了年轻人的饭碗”显然过于偏颇,有失理性了。

       更何况,退休人员的再就业和大学生的就业本来就是两码事,再就业的“银发人才”多是技术人员,一般集中在“年纪越大越值钱”的职业,如医生、教育等,甚至是一些大学生不愿“惠顾”的民营企业,他们充当的角色有时候简直就是不能取代的,换成其他人就会有天壤之别,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这样的岗位上,老人们的就业发挥了“弥补”作用。说得更夸张一点,如果老人不在了,一些岗位也会不复存在。当然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用人单位也喜欢招聘老人,因为工资支出较低,比如门卫之类的,便这样的岗位,刚步出校门的大学生恐怕不适合也不愿意干吧。因此,两者就业结构本来是不对应的,可比性并不大,老人再就业并不会对年轻人产生现实的就业压力,只不过是我们下意识地把两者混为一谈了。

       其实在老龄化的社会,一个家庭养二个老人只属平常,养四个老人也不再稀奇,年轻人的养老压力将会突显,我们需要的不是闲老人,而是能自食其力的老人,退休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好处也不言而喻,让他们被养着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养着自己,对社会及老人的后辈而言,都可以实现减负的目的,何乐不为?再说,招用退休人员单位看中的也正是他们的能力和经验,因此退休人员再就业也是凭真才实学而“能者上”,更加无可厚非。如果年轻人有此能力,性价比更好,用人单位是没有理由拒绝使用年轻人的,只不过他们不认为能招到更有能力的年轻人而已。

       当然,从另一角度说,退休人员实现再就业,无形中会增加刚走出社会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没错,但就好象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一样,好工作也不会垂青没有能力的人。一个好岗位,用人单位宁愿使用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愿意请能力不足的年轻人来干,才是最让年轻人情何以堪的事。俗话说:“没有金钢钻,难揽瓷器活。”只一味埋怨是没用的,找工作靠的还是自己的能力,只要我们练就了真本领,有能力胜任自己的工作,难道还会怕“退而不休的老人们”抢了我们的饭碗不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2 22:38:5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3 08:07:12 | 查看全部
好,说的好,那来的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3 20:43:06 | 查看全部
   饭碗靠能力!!!邢老师讲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3 22:24:16 | 查看全部
     邢老师分析透彻,支持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0:09:25 | 查看全部
  
谢谢各位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