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陶军 于 2025-5-14 15:13 编辑
小院风景
春天来到小院儿,小院儿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春日里,院内春花烂漫、姹紫嫣红、一派胜景。小院儿的南面,是加高了的铁栅栏,爬满了各种绿植,月季、蔷薇,还有不知名的花儿,各种颜色交相辉映,俨然成了一堵坚实的花墙,红色热烈、粉色含羞、黄色明媚、绿色悠然。
花儿是春天的礼物,似张张绽放的笑脸。从院外经过时,那一堵花墙,分外招人眼目,那是春天的样子。
这是我所在单位的小院儿,东面是一排富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平房,粉刷一新的白色外墙,黛青色的古朴房檐,深色门窗。这三间房曾是多年废弃的仓库,后经过精心设计和重新整修,用极少的投入换来了今日新颜。
利用室内的钢梁,形成了工业风的整体印象,摆放的各类老物件,年代感扑面而来。那架古老的相机,虽锈迹斑驳,却用镜头记录下真实的历史;那略显笨拙的摄像机,曾被谁扛在肩头,攀爬在生产装置的层层阶梯,记录下企业和员工们最真实的影像。
墙角是同事们自发捐赠的书籍,整齐摆放在书架上,成为爱书人喜欢光顾的地方。书架上层,摆放的则是不同时期的荣誉奖杯、奖牌和证书,静静伫立眼前,仿若时光长河里耀眼的星辰,背后是一代代新闻人的艰辛与努力,奋斗与热忱。
这里有新媒体拍摄基地,工作室里陈列的年代物件,都是编导们自发从家里、亲戚朋友那里搜集而来。老物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便安静地摆放在那里,总让人生出穿越的错觉,瞬间回到曾经的过往。
小院儿处处皆风景。怒放的月季花硕大的花冠在风中摇曳,翠竹挺直身躯撑起簇拥的竹叶,草丛里不知名的花草,彼此回应,构筑起建筑与自然的交相融合。北侧是一个木质凉亭,周边则是成排的竹林。古人诗曰“竹径通幽处”,寓意竹子的风格与高洁。挺拔的身躯,傲然的姿态,像一支支笔,书写着企业的发展史,又像是行进路上的一个个路标,给予精神的指引。
小楼的门口两侧有两棵硕大的桂花树,蕴涵着“宾客如归”的用意。冬日的大雪,员工们将积雪深深埋入花池,让桂花的根系得以润泽滋长。桂花盛开的时候,沁香扑鼻,气味传播的很远,进出小楼,都会在桂花的清香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小院的风景,并不仅限于自然的景致,公司所有媒体都在这里有条不紊运作。从清晨到夜晚,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电脑前编辑、在工作室拍摄,还有更多人,奔赴在生产前沿。公司所有重要新闻,第一时间刊播发,这一目标的实现,背后是拼搏努力的同事,是夜色中一盏盏不息的灯光,是那抹每日陪伴归途的月色,是永远无语却如老友陪伴的小院儿。
今年,公司积极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每天上午,同事们聚集在小院的场地,沐浴着阳光,做广播体操,虽动作简单,熟悉的音乐响起,好像回到我们的学生时代,一个单位的朝气和向上的氛围,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细节中,就在同频共振一起跃动的脉搏中。
齐鲁石化所有的媒体都在小院儿诞生。每个媒体都是有生命力的存在,亦如从原材料到产品的生成,每日里都在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多彩,将新闻与事件,将情怀与感动,衍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借助媒体的外衣,把讯息第一时间传播。
每逢节假日,很多人流连于名胜山川、穿梭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中。这个时候,石化城依然有许多坚守岗位的人,一线员工守护装置的平稳,其他行业人员在不同岗位尽职尽责。此时你走入小院儿,保证会看到有人在撰写着新闻稿,有人在将拍摄视频进行后期处理和编辑,有人在紧锣密鼓将各类新闻在媒体上精准发布……
那一年,退休的同事在离开单位的时候,对着小院深鞠一躬,深情告别。当我听闻此事,心潮激荡,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对岗位的眷恋,对这个小院的不舍和留恋,都融入这叩首的瞬间。
小院风景,既有四季的色彩,也有我们不断成长的足迹,楼顶的电视天线,记录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里诞生过许多的精品佳作,也寄托着我们的理想,和那份对新闻事业孜孜不倦的不懈追求。(王永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