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庆油田采油九厂龙虎泡作业区注采1班: 凝心聚力打造油气开采“金牌传奇”(图5幅) ◎郑涛 李欣竹
4月11日清晨,曙光初照,笔者从大庆市区出发,前往采油九厂龙虎泡作业区,探寻注采1班的故事。出城后,公路似蜿蜒长蛇,颠簸难行,即便系着安全带,也难免心生紧张。 杜蒙草原是注采1班的奋斗“战场”,多年来成绩斐然:17次获评厂级五星级采油队,10次荣获大庆油田效益型金牌班组,连续3年斩获油田金牌采油队称号,还揽获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背后,藏着无数动人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拼搏奋进的世界。 接棒续荣光 2021年10月20日,金星宇迎来担任注采1班班长首日,也是第5任班长解光军转岗的最后一天。 “截至今天,咱们班已连续安全生产8036天,这个‘金牌班组’荣誉要继续保持下来,你这个‘火车头’的责任重大。”完成简洁的岗位交接后,解光军走到金星宇身旁,轻拍其肩,目光满是期许地说道,“我相信,你能带领班组更出彩。” 解班长的话让金星宇紧张顿消,他用力点头,快步跟上解光军,急切地问道:“解班长,我年轻,经验欠缺,您快跟我讲讲,咱们班能连续斩获金牌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解光军领着金星宇来到班组荣誉室,微笑着说:“别急,我先给你讲讲这些金牌背后的故事。”解光军拿起第一块金牌,回忆起20多年前,第一任班长张鑫带领大家对标先进、找差距的情形。有一回,张鑫把全员大会直接开到了标杆井龙10-11的井场。在那里,他依照“点项管理法”,将先进班组的标准逐点逐项细细剖析,让大家学有目标、干有参照。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注采1班终于在众多采油班组中崭露头角,成功赢得首块金牌 金牌到手后,不少班组前来学习取经。如何让咱们这个标杆立得稳、叫得响、推得开呢?”解光军指着荣誉墙上一张张荣誉证书,继续讲述。历届班长以创新为主线,把10个计量间整合为3个采油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由副班长或技术员管理。人员配置综合考量文化、年龄等因素,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协作效率。管理优化后,工作推进如猛虎添翼,一块又一块金牌收入囊中。 “这些金牌得来不易,我会让金牌的荣耀在我这儿延续下去。”金星宇拍着胸脯向解光军保证道。 担任班长后,面对设备老化、人员短缺等难题,金星宇将“点项管理”升级为“两个延伸,两个细化”,即前线管理向后线管理延伸、生产向党建延伸,新增5个检查点、136项检查项。打造了“红色网格”,开创“四每”文化,把班组建成温馨的职工之家。在老班长张鑫带领班组取得第1块金牌后,张余川、王宏刚、王鹏、解光军4个班长相继带领班组取得了8块金牌。“近两年来,我带领班组再获2块金牌,截至目前,我们班共获得了10块金牌。”金星宇笑着说,“相信我们还会拿到更多的金牌。” 风雨守护路 “等雨雪停了再启动,这得少采多少油啊,必须争分夺秒让它运转起来!”班长金星宇语气急切,提高音量说道 时间回到2024年12月19日22时,金星宇的电话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值班人员急切的声音:8个计量间和周边的抽油机都停电了。 金星宇立刻拨通其他计量间值守人员的电话,语速极快却字字清晰地说:“注意!东一线、北二线、西干线全线停电,情况紧急,马上需要抢修!”电话那头,值守人员听到消息,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拿上工具,朝着指定地点奔去。不过片刻,所有人员便在预定位置完成了集结,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 虽然停电后,天色已经很黑,大规模启井对注采1班来说不算难事,但是深夜、雨夹雪、范围大这些不利因素凑到一起,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金星宇急忙把在岗人员兵分三路,大家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寒冬的深夜,刺骨冷风和疲惫感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众人的斗志和毅力。组员们丝毫不敢放松,打起十二分精神,一口井接一口井地查看。雨雪过后,车进不去就只能步行。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路,即便拿着手电筒,但是坑洼之处隐匿在黑暗中,依然让人防不胜防。 靳铮负责查看的那口孤井,位置极为偏远,状况也更为复杂。冷不丁,一声“哎呦”骤然传来,靳铮的身影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那口井处于低洼之处,靳铮稍不留神,便径直滑落到冰冷刺骨的水渠之中。宋强见状,急忙伸手拉住靳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从水渠里拽了出来。此刻,两人浑身湿透,模样狼狈不堪,然而他们全然顾不上这些,迅速站起身来,马不停蹄地继续着手启井的工作。 当完成启井再碰头时已经是凌晨1时,众人拖着疲乏的躯体,虽没有简单的寒暄,却难掩胜利的喜悦。这时宋强才有空仔细打量靳铮,只见靳铮的脸上雪水、泥水混在一起,一道道痕迹交错纵横,就像画了一幅滑稽的地图,忍不住打趣道:“嘿,你今天这妆化得可太有创意了,直接年轻10岁啊。”靳铮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众人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那爽朗的笑声在车厢里回荡,驱散了周身的寒意,也让这个寒冷的夜晚多了几分别样的温馨。 金牌班组育英才 “金牌”目标并未让注采1班就此满足、停下奋进的脚步。培育一支具备高素质、掌握高技能且拥有强烈责任感的精英团队,才是这个班组的核心追求。为达成这一目标,班组秉持“定目标、勤激励、搭平台、促成才”的核心理念,根据不同成员的特点因材施教,深入探寻行之有效的“师带徒”模式。 1995年出生的杨楠,在家里是个备受宠爱的“小公主”。刚分到班组时,她连扫地都需要师傅手把手教。金星宇深知杨楠需要一个经验丰富又耐心的引路人,便为她挑选了有着 20多年工作经验的吴晓东作为师傅。 吴晓东明白,如今的年轻人思维活跃,填鸭式教育早已行不通,于是她采用了“浸润式”带徒方式。每天,她都把杨楠带在身边,就像带着自己的小妹妹,让杨楠在点滴日常中慢慢成长。寒来暑往,杨楠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发现,在每次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师傅吴晓东从不叫苦喊累。 草原天气多变,巡检常遇暴雨,影响取样。杨楠发现吴晓东工具兜里总是备着一个大塑料袋,遇到下雨,她会小心翼翼地把取样桶和取样口一起套住,就像是在呵护一件珍贵的宝贝,防止雨水进入。杨楠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她忍不住夸赞道:“吴师傅,您太细心了,我之前都没想到这些。” 吴晓东摸摸杨楠的头,笑着说道:“工作嘛,就是要多留意这些小细节,时间久了,你自然就会啦。”在这样的点滴相处中,杨楠深受触动。渐渐地,她从被动学习转变为“问题王”,一有疑惑,就像个小尾巴似的追着吴晓东问。而吴晓东总是满脸笑意,耐心地为她解答问题。有时,为了让杨楠更清楚地理解一个操作要点,吴晓东会不厌其烦地反复演示,直到杨楠完全掌握。在吴晓东的言传身教下,杨楠进步飞速,很快走上了重要岗位,成为班组的顶梁柱。 除了师带徒,注采1班还开创了“网格流动课堂”。技术骨干宋强为组员们录制了一套技能提升课程;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优秀采油工魏美娇,一有时间就手把手带领转岗员工进行点项巡检练习。“我们班的骨干都化身成了‘培训师’,就像一张大网,把技能送到每一个岗位,把课堂搬到了操作现场和设备旁,讲解有实物、分析有对比、落实有成效,年轻组员也都迅速成长为新骨干。”金星宇自豪地说,“组员们的知识储备多了,对设备隐患的判断能力和日常问题的解决能力强了,工作模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出现问题后再维修,转变为以‘号脉会诊’的方式进行超前研判,提前解决潜在隐患,设备作业率提升了32%。” 采访中,注采1班组员们的拼搏与奉献精神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铸就了自身的荣耀,更为大庆油田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表示,将继续以传承为魂,以创新为翼,在广袤的油田上续写辉煌篇章,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奋进的灯塔,让金牌班组的精神在大庆石油人的血脉中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图片1:班组获得大庆油田“功勋奖” 图片2:组员们工余时间一起看书学习 图片3:组员们在探讨测井技术 图片4:组员们在巡检设备 图片5:组员们在调整油井套管放空阀门卡箍螺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