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回复: 0

文摘精选《港人晒衣》

发表于 2025-5-24 11:03: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张晓风    来源: 《意林》杂志

  千百年来,民生一事令人动容之处,在于管事的人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勉强想出一点办法,让大家卑微地活下来。而且,还有其一点尊严。比如吃饭、住房、晒衣等。

  香港人多地少,却是少数有能力处理晒衣尊严的地区,或者应该说,香港人有解决民生问题的天赋。

  50年前,香港人已发明“笼民”办法,一张床可以分三班制分租给三个人轮流睡,此法看来虽可怜,但总比让人沦落街头做流民、做乞丐好。同时期,香港政府也开始建“徙置区”,也就是平价屋。平价屋里没有晒衣场,却有晒衣架,这种晒衣架是一根长竿子,和大楼壁成九十度角,美学家说“数大为美”,这晒衣场好像也呼应这个学说。整大片高楼,插满千竿万竿衣物,簇簇拥拥,由于挂得高,有了距离,钻裤而过的尴尬居然没有了,这一点,又有点像美学法则“距离产生美感”。

  后期盖的大楼有了晒衣绳,晒衣绳有些用三边木栅栏围住,可遮挡视线,却不致遮住阳光和清风,我隐约闻得出香港人衣衫上透着阳光的香味。每次到香港,看到各栋大楼的晒衣办法,总让我欣然而喜,晒衣比欧美流行的烘衣显然是更人性的。

  让人有尊严地生活,香港管理者很早就懂。

  我曾努力想让一位台湾建筑师朋友听懂我所形容的港式晒衣法,无奈他慧根不足,就是听不懂。

  喜欢一个城市,不一定在于那个城市有没有埃菲尔铁塔,有没有垂柳夹岸的长川,而在于那个城市有没有一双温暖的手臂,可以悄悄圈住在尘世中疲倦的过客,并且给他们一枝之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