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梁自明 明谏管理组织
写在前面。
各位朋友,见字如晤,我是自明。
如何做到有效管理?这大概是每个管理者都在反复琢磨的难题。
面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各有想法的团队成员,还有随时可能冒出来的突发状况,光是“循规蹈矩的管理”远远不够。
今天的分享,我用最直白的语言,从管人管事再到放权赋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三管:管己管事管心
1 / 管理先正己
管理者是团队的标杆,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必须以身作则。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被团队成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有做到言行一致,才能树立起真正的威信;唯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团队成员的信服。
例如,要求员工准时上班,管理者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倡导团队协作,管理者就要主动参与团队合作项目,用实际行动诠释管理要求,为团队树立榜样。
2 / 管事重流程
重复性工作的标准化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
将工作流程化,明确每个环节的输入输出,不仅能固化优秀经验,还能有效减少人为偏差。
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建立流程监督机制,确保工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不断优化流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让工作流程更加科学、高效。
3 / 管心贵真诚
团队成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氛围。
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团队成员的实际需求,通过日常沟通、工作观察等方式,敏锐把握他们的情绪变化。
当发现成员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进行疏导和化解,给予关心和支持。
比如,在成员遇到工作压力或生活困难时,主动倾听他们的烦恼,提供帮助和建议,让团队成员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
02
三定:定目标定标准定规矩
1 / 定目标需分层
合理的目标设定是团队前进的动力。
设置基础线、挑战线和理想线三级目标,既为团队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又能激发成员的潜力。
基础线目标确保团队完成基本任务,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挑战线目标鼓励成员突破自我,追求更高的业绩;理想线目标则为团队树立远大的愿景,激励大家不断努力。
通过分层目标设定,满足不同成员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2 / 定标准要量化
量化标准是确保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描述,采用可测量的指标来衡量工作成果。
对于能够直接量化的工作,如销售额,制定明确的数值标准;对于难以量化的工作,如服务质量,寻找替代指标,如客户满意度。
通过量化标准,使工作成果一目了然,便于进行评估和改进。
3 / 定规矩讲平衡
规矩是团队有序运行的保障,但规矩的制定和执行要讲究平衡。
既要维护纪律的刚性,确保团队成员遵守规章制度,又要保留人性的温度,考虑到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
在原则框架内设置合理的弹性空间,使规则具有可持续性。
03
三抓:抓重点抓执行抓细节
1 / 抓重点明主次
在复杂的工作任务中,识别关键驱动因素至关重要。
管理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判断哪些是影响工作成果的核心问题,集中精力加以解决。
同时,定期评估事项的优先级,果断舍弃那些非关键任务,避免资源浪费。通过抓重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团队朝着重要目标前进。
2 / 抓执行靠机制
再好的战略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也只是一纸空文。
建立完善的过程跟踪体系,设置检查节点,对工作进展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规范化操作,确保战略能够落地实施,避免执行过程中出现变形。
例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责任人,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检查工作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3 / 抓细节见真章
细节决定成败,在管理工作中同样如此。
重视基础环节的完善,关注操作层面的优化,从细微之处体现专业水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04
三带:带头带队带动
1 / 带头做表率
面对困难和挑战,管理者要冲锋在前,主动担当。
当团队遇到难题时,管理者亲自参与解决,展现出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团队树立信心。
通过带头示范,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 / 带队建体系
构建可复制的管理模式和可持续的培养机制,是提升团队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
例如,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团队成员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成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3 / 带动造氛围
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和良性竞争环境,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促进团队的共同进步。
要注重塑造团队文化,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表彰优秀成员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在协作共赢中实现持续提升。
05
三放:放权放手放心
1 / 放权讲步骤
授权是培养团队成员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授权要讲究步骤。
在授权过程中,既要给予成员足够的成长空间,又要控制风险,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例如,对于新员工,可以先授权一些简单的任务,随着他们经验的积累,再逐步授权更重要的工作。
2 / 放手要彻底
对于胜任工作的成员,管理者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不干预具体操作。
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达成目标,鼓励创新尝试。当成员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案时,只要不违反原则,就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
3 / 放心有底线
在放权放手的同时,管理者要建立透明的监督机制,设置自动预警措施,确保工作在可控范围内进行。
通过定期检查、数据分析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在给予成员自主权的同时,守住管理底线,实现放而不乱,保障团队的稳定发展。
最后的话。
该管的管住,该放的放开。规矩要立,但不能把人绑死;信任要给,但不能撒手不管;目标要盯,但不能天天催命;空间要给,但不能完全放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