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新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今天与大家分享麦家的作品《风声》,估计很多读者都看过电影版的《风声》,由周迅、李冰冰、黄晓明、张涵予、苏有朋、王志文等主演的,影片剧情紧张、刺激,日军为了找出代号“老鬼”的共产党员,可以说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使用酷刑,我在看这部电影时,随着剧情的起伏,内心一直是焦虑的,替潜伏的共产党员揪着心,希望他们能顺利送出情报,同时还能保住性命。记得这部电影上映后获得不菲票房,除了实力派演员的助阵,还有就是剧情的设计,特别是其中的审讯场面更是赚足眼球。
其实麦家的小说《风声》与电影版《风声》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区别之一,小说是从文字上讲述革命者的红色信仰,而电影版是从视觉上给予冲击;区别之二,小说中描述潜伏者内心变化更细致、更丰满,而电影版这方面就欠缺了很多,只能凭借演员的演技;区别之三,电影看过之后,感叹更多的是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而读过小说之后,感受更多的是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
麦家的小说《暗算》,2003年获得茅盾文学奖,授奖词写道: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确实如此,麦家的《暗算》《风声》《解密》三部谍战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而且是口碑收视双丰收。《风声》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并不多,但是在有限的空间里,有限的人物中,敌我之间的较量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这些人物中有心态稳的,有心态急的,有遇事慌乱的,也有遇事冷静沉着的。在这些人物中你能感受到静中藏着一个争,稳中藏着一个急,忙中藏着一个亡,忍中藏着一把刀。所以,这些人最终有了不同的结局,而笑到最后的是意志坚定,信仰伟大的先烈们,他们以信仰作为自己的精神之基,以身许党,以身报国。
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面对绞刑架,李大钊视死如归,他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面对高官厚禄的引诱和死亡的威胁,方志敏烈士毅然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我查到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从1921年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牺牲的烈士,有名可查的就达370万人。还有如麦家所写的那些无名英雄呢,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甘愿隐姓埋名,甚至牺牲生命,他们同样应该被子孙后代缅怀、敬仰。
作家王安忆说:“在尽可能小的氛围内,将条件尽可能简化,压缩成抽象的逻辑,但并不因此而损失事物的生动性,因为逻辑自有其形象感,就看你如何认识和呈现。麦家就正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走近,这是一条狭路,也是被他自己限制的,但正因为狭,于是直向纵深处,就像刀锋。”这是对《风声》这部小说最准确的诠释。
最后还是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小说,其内容讲述的是日伪时期,西子湖畔,裘庄里,五名伪政府的军事要员被囚禁,潜伏在他们中间的共党卧底“老鬼”身份即将暴露,危在旦夕。老鬼到底是谁?他要如何度过这命悬一线的险境?又将如何传出那段无可能走漏的“风声”?不管你之前是否看过这部电影,也不管你之前是否读过这部小说,我都建议你闲暇时,重新翻开这部小说,再仔细读一遍,或许你还能体会到不同的感悟。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先烈们的生命却绽放着信仰的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