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回复: 0

期待更多这样的“金点子”

发表于 2025-6-7 08:01: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启动。在媒体开设的“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专栏中,各种来自基层和一线的建言,让人听到了来自市井闾巷、田间地头的民声民意。

这种基层群众热情建言的氛围,让人不禁想起了两段佳话。

其一,是2020年,“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这是我国首次通过互联网就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来自内蒙古达拉特旗的村干部李电波,以“云帆”为网名,建言实施“互助性养老”,被党中央采纳,写进了“十四五”规划文件。

其二,是湖南湘乡的一位八旬老大爷,偶然看到了立法征求意见的公告,联想到自家的小孙子经常在小作坊、小摊贩买零食,卫生状况堪忧,于是随手在一张皱巴巴的烟盒纸上,写下了200字的建议。这张纸条恰巧被社区干部看到,兜兜转转,呈交上去,最终转化为地方性法规。

这些,是我们国家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例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将群众呼声、专家建议和社会期待充分吸收,这是我们编制五年规划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制度设计。实践早已证明,开门问策是汇集民意的有效手段。“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开展的网上意见征集活动,广大人民群众就曾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们党通过编制“规划”来治理国家,不仅是将党的价值主张融入发展规划,更重要的是,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即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方法,吸纳进国家治理体系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古人所说的良政善治,其重要内涵,就是要畅通民意的表达渠道,将民情民意纳入决策考量的视野中,从而达到“上下同欲者胜”的效果。我们编制“十五五”规划,也需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

翻看“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专栏,其中不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例如,一位广西网友留言,“建议沿边地区公共服务窗口(如医院、派出所)配备少数民族语言智能翻译设备。”一位江苏网友献策,“建议推行全国统一的电子献血证,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跨省通用。”一位湖南网友建言:“建议构建跨省协同的生育支持体系,建立‘候鸟家庭专属账户’。”用心倾听和认真评估这些鲜活的“金点子”,我们的规划编制必将会更有温度、更具实效!(光明网评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