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回复: 0

“办不成事窗口”遇冷,高效服务的一面镜子

发表于 2025-6-7 08:17: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戴先任

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民大厅,各窗口办事人员来来往往,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却显得有些“冷清”。“办得成的事情越来越多,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来的市民自然越来越少了。”有市民称。(见6月3日《人民日报》)

银川市自2023年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来,已累计受理群众诉求450多件。在以往,一些事项需要多头跑、反复跑,有的事项办理还很不方便,政务服务部门不予办理。这也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度很火爆。

事实上,全国很多地方都开设了“马上就办”办公室、“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上门办事的企业群众打开了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也打通了让企业群众与相关部门进行良性互动的渠道,不仅让企业群众办成了事,更让政府部门能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打通“办不成事”的堵点、痛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可以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遇冷,客观上体现了高效办事的结果,即大多数企业群众都能够快办事、办成事,不再需要去“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求助。从深层次看,这更体现了当地政务工作越来越畅通、高效。近年来,各地通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举措,打通了不少服务堵点、痛点,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现实。这从根源上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逐渐“冷清”下来。

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随后各地纷纷响应,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工作,越来越多事项不仅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甚至还可以“一趟不用跑”,政务服务效能大大提升。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变“冷清”,“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常态,这是我们乐见的结果。从长远看,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优化政务服务同样如此。只有久久为功、再接再厉,不断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