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91|回复: 7

有一种姿态叫执着

发表于 2011-9-26 17:08: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河南油田职业技能比赛状元刘君

她,清瘦的脸庞,一幅近视镜,文质彬彬,温柔娴静。初次见面,你很难想到她会是一路过关斩将、力挫群雄的河南油田第十五届职业技能竞赛采油工“状元”。她就是井楼油矿采油五队17号计量站采油女工刘君。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采油女工,一下子在高手如云技的竞技场上崭露头脚,让人惊喜的同时,有些瘁不及防。可是,真正了解她的人,感到并不奇怪,认为这是她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的结果。

学习路上不停歇

1994年,刚刚二十出头的刘君,从油田技校毕业,被分配到了井楼油矿采油四队,当上了一名采油工。谁知,上班没多久,就被泼了一盆冷水。那天,刘君发现井口往外喷油,急忙上前用管钳去拧盘根压盖,可喷油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更厉害了。她急忙喊来了站长,只见站长一眨眼的工夫就换好了盘根,拧紧了盘根盒。站长语重心长地说:“刘君,要想干好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才行啊!”

站长没批评她,但话却深深刺痛了她。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技术,干出个样子来。由于最初刘君在站上倒小班,主要负责录取资料、巡井等,干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不甘落后的她,把劣转化为优势,充分利用工作间隙,背记《采油工》书本知识。对于现场操作,她从每个闸门的结构、规格、功能学起,从加盘根、换皮带等操作的一招一式学起。她相信,勤能补拙。

1999年9月,由于采油五队生产规模的扩大,新建的33号计量站需要补充职工,刘君就自告奋勇到这个站。为了全面掌握技术,她主动要求上大班。只要站上有什么任务,她就主动去干。遇到生产中的难题,他就拜高级技师赵学良、技术员舒卫军为师,在旁边帮师傅忙前忙后,认真观察,用心揣摩,晚上经常带着白天弄不懂的问题到师傅家里请教。她说,不把当天发现的技术问题搞清楚,就睡不好觉。

就这样,十几年来,刘君自学了20多本理论书籍,写下大量学习笔记,收集了1万多组油井对比参数,绘制了200多张井站工艺流程图和井身结构图,成为油井管理的行家里手。

采油路上见真功

“不管技术学习的多么娴熟,能够解决生产上的难题才算是真功夫。”刘君深知这个理儿。随着采油区块进入开发中后期,油井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且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稠油生产实践中,成了刘君经常思考的问题。

把学到的每一点知识都用于工作中,用在小站的每一口油井上,刘君潜心钻研油井的生产过程,不放过一个微小细节。17号计量站楼资1井和楼31109井属于同层生产,刘君在分析两口井产量的时候,发现楼31109井比楼资1井日产量低了2吨。按照常理,同层油井产量相近才对。刘君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在分析了油井生产情况、基础资料等各项数据后,还是没有查出原因。不甘心的她,就到队部资料室查阅这两口井的历史档案资料,发现楼资1井注汽过程中曾用过降粘剂、增效剂。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她随即提出增产方案,使楼31109井产量提至与楼资1井相当水平。

“有了雄厚的技术功底,遇到问题会有思路、有方法,做到融会贯通。”这是刘君的真切感受。每当一项措施赢得了一口井生产效率,每当一口低产井产量回升,刘君总是笑得孩子般灿烂。她说,作为一名采油工人,每当这时候,就看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所在,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在心里油然而生。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只有大家技能都提高了,管理油井的水平才会齐头并进。”刘君总想把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授给同事,形成合力,才会有更大的效果。

“小刘,按照你教的方法,我现在也很快能分析出油井存在问题的原因了。”前几天,同事牛海琴坐在上班车上,高兴地对她说。对于牛海琴来说,以前在做油水井分析时,总是不知道从何下手。“要先查看油井的产量、温度、压力等基础数据是否有变化,然后对油井的生产层位、井下工具、注汽生产周期有清楚的了解,如果还是没有发现问题,再从与临近油井是否发生汽窜、连通,并结合平时注汽时是否用降粘剂、发泡剂、增效剂等方面进行效果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措施。”用知识管井、用头脑管井,在同事们管理油井中有疑惑的时候,刘君总是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的经验。

竞技路上攀高峰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重视职工技能水平的培养。从2001年开始,油矿各基层队之间也展开了技能对抗赛。“参加技术比赛,不仅能促使学习技术,提高技能水平,得到好名次,还能为单位争光。”技术比赛的热风吹动了刘君的心帆,以后的日子里,她积极参加各种技能赛事。

刚开始参加技术比武,由于缺乏经验,本来熟练掌握的技能因发挥失常,刘君并没有拿到好的名次。失败并没有挫伤她参加技能竞赛的信心和热情。在随后连年的技能竞赛中,她都坚持参加。备战2009年油田职业技能竞赛的事,至今让刘君记忆犹新。当年7月份,她被抽到基地进行集训。当时,她的父亲因为重病到郑州治疗,一边需要加紧训练,而父亲的病情也让她日夜牵挂。既不耽误学习,又能照顾父亲,刘君内心纠结,坐立不安。她最终决定带着书本到郑州看望父亲。疲惫的她,一坐上车就睡着了,每当睡意惺忪时,她就习惯性地拿起书本,再看上两眼。在病房里,刘君细心入微的照顾父亲,一有时间,就又拿起书本背记,累了,就靠睡在病床前。“这丫头,从小就不服输,我想着尽可能不给她添麻烦,让她安心工作。”有几次,父亲催着让她回去,不想因此而耽误比赛。每当这时,刘君总是满含热泪,因为在她心里,自己照顾父母的太少了。

面对家人的支持,刘君暗下决心,勇往直前,永不止息。为了能取得好的成绩,在她的床头,摆满了厚厚的采油专业书籍,临睡前熟读几页已由“爱好”变成了“习惯”。看到妻子那学习的劲儿和考大学的人没两样,丈夫便主动承担起买菜、做饭等家务。儿子也在她的耳熏目染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间还帮助提问题,让她回答。

“有时间就背上几道题,日积月累就能背下全部内容。”刘君正是凭着这种“化零为整”的常年坚持,把技能竞赛题库上初级、中级、高级到技师四个层次的近5000道题背的滚瓜烂熟。

技能竞赛不仅答题要准,而且时间求快。对于常年参加技术比武的刘君来说,深知参赛队员强手如云,技能娴熟。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超越自己。刘君在自己的弱势上下功夫,她以前使用拼音电脑打字,速度慢不说,有些生僻字还不能打出来,势必影响发挥效果。就在今年技术比武前一个月,她给自己下了死任务,练好五笔打字。她从记字根做起,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旁,不停的练习。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起来后再继续练习。坚持不懈的训练,使她的打字速度在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里,由每分钟30多个字提高到50多个字,为比赛赢取了时间。

成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凭着过硬的技术功底,在今年刚刚结束的河南油田第十五届技术比武大赛中,刘君以总分93.76的好成绩,一举夺得采油工桂冠。

有一种姿态叫执着,坚守一线的刘君坦言:“一点一滴,用心累积,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那个让你曾经仰望的位置。”在17号计量站的巡井站路上,肩扛管钳的刘君,脚步依然那样坚定,依然那样充满自信……
照片 0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6 21:01: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00:01: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00:05:4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0:01:59 | 查看全部
看后很受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2:43:4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7 14:36:15 | 查看全部
这篇稿子应该投到文字通道吧? 呵呵 写的不错 但是文字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8 20:02:1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