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贾连东:心有所“薯”勤耕耘,坚守情怀四十载

发表于 2025-6-8 10:02: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 徐松

红薯是一种高产作物,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防癌功效,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传统农作物。在郸城县,农业专家贾连东经过多年的摸索,种出了“空中红薯”。他在嫁接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营养转移技术,打破了红薯生长的土壤空间局限和营养输送限制,使红薯产量大幅增长,单个红薯重量突破7公斤,单株红薯重量突破30公斤,试验田核算红薯亩产突破1.5万公斤。

今年69岁的贾连东,是郸城县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高级农艺师,先后荣获“周口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周口市科技拔尖人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称号。

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在40多年前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作为一名农业专家,贾连东接触红薯种植领域时,最大的目标就是让红薯高产。

40多年来,贾连东不畏炎热酷暑,趴在红薯田里观察红薯秧、茎、根的长势,脸被晒成了“红薯色”。他常打趣说“这才是我的本色”。遇到困难时,他奔波全国各地,寻求与上级科研部门的密切合作,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将红薯亩产从1500多公斤提高到3000多公斤。他的红薯高产研究攻关田经国家级科研单位联合验收,红薯亩产突破6000公斤,为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探索出了新的技术模式。如今,“郸城红薯”已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贾连东先后完成省、市、县农业科研项目160项(次),推广农业新技术136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

“我要让新的红薯种植技术带动更多人致富。”贾连东说。在豫东的红薯田间、红薯专业培训课堂、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总能见到贾连东的身影。

贾连东说:“创新无止境,学习不能止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贡献最大力量,这是我的初衷。”

郸城县飞翔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云飞说:“贾老师上门为我们指导服务,为红薯丰收打下良好基础。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的1000多亩麦茬红薯亩产均超3000公斤。”贾连东扑身一线,有力推动了郸城红薯产业发展。他还与河南省农科院紧密合作,共同研发并培育出商薯19、西瓜红等优质、高产、高淀粉红薯品种,这些红薯品种全部实现了脱毒种植。

长年躬耕于田间,贾连东落下一身病。但他身怀赤子之心,痴心不改地走在红薯科研领域的前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