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大米哥”“慧”种田

发表于 2025-6-9 17:22: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兵 王蕴蓉 摄影报道

五月的赣鄱大地,连片稻田正舒展着初夏的绿意。位于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的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来自台湾的刘家兴正带领团队调试新研发的秸秆基质板育秧生产线。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秸秆碎末,在自动化设备中压制成可降解的育秧板,这项绿色创新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传统育秧方式。

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大米哥”的刘家兴,是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部总经理。与水稻打了二十余年交道的他,曾参与非洲水稻种植、东北盐碱地改良等项目。2023年,刘家兴来到江西深耕现代农业,在管理2万余亩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中,他采用新模式组织农业生产,创新打造“田管家”管理模式。刘家兴活跃在田间,通过物联网监测、标准化流程和绩效激励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如今,这名跨越海峡的新农人正带领着“00后”大学生们,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用创新实践书写着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在位于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的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刘家兴(左)和同事察看采用秸秆基质板育秧技术培育的秧苗生长情况。

刘家兴展示公司开发的各类稻米产品。
刘家兴和“田管家”商议田间施肥方法,细算生产成本。

在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刘家兴(右二)指导“田管家”进行水稻新品种种植试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