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把光影“翻译”为丰富的声音

发表于 2025-6-10 09:22: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只此青葱】
把光影“翻译”为丰富的声音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 周晟
  我是一名计算机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团队长期深耕信息无障碍领域。一次走进中国盲文图书馆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研究方向。那天恰逢无障碍电影放映,黑暗中,大屏幕上开始播放画面,影厅一隅响起的“播音腔”提前为观众勾勒出故事的轮廓。画面被“翻译”成声音,视障观众和普通人一样沉浸到光影世界,这种体验是听录音、读文字无法替代的。
  放映结束后,制作团队疲惫却满足的神情触动了我。他们手工制作一部无障碍电影需要数百小时——我多么希望,这份沉重的爱可以有雄健的翅膀。返程路上,团队成员在颠簸的车厢里展开激烈讨论,键盘敲击声与灵感火花一同迸发。那一刻,我们决意让人工智能为爱的传递提速。
  我们研发的EagleMovie智能制作系统的核心功能,源自三个AI引擎的精密协作。首先登场的是“空隙捕捉者”,它融合语音识别与文字识别技术,在电影声轨中精准定位静默区间,用来插入旁白。接着“视觉解说员”开始工作,这个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核心模块,能理解画面中飞驰的汽车、飘落的樱花,甚至能解说角色含泪的微笑。最令我骄傲的是,它能用“风卷起她鲜红的围巾,像一团不肯熄灭的火焰”这类充满文学色彩的语言描述场景。
  当智能生成的文本通过严格校验后,“声音魔术师”开始吟唱。我们训练的语音合成系统能调节语速与情感浓度,使解说语音与电影原声带无缝融合。曾经需要专业人员耗费一周的工作,如今在AI辅助下可压缩到几小时。当首批无障碍电影通过盲文图书馆送到视障朋友手中时,我们收到的语音反馈里带着哽咽:“原来超人披风飘扬的声音是这样的!”
  在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视障学生们刷新了我的认知。一位男生摸着盲文笔记本说:“老师,您知道为什么我总坐在教室第一排吗?我在‘听’电影时,需要把每个角色脚步声都刻进心里。”他们渴望的不仅是故事,更是通过影像与社会情感同频共振的权利。这份渴望化为沉甸甸的托付,压在我们每个研发者的肩头。
  当前AI对电视剧复杂场景的理解力仍显不足,直播场景的实时解说更是巨大挑战。某次测试中,系统把古装剧里的玉佩错误描述成手机,让我们意识到通用视觉理解能力仍需进化。更关键的是,如何让山东的视障老人和上海的盲童都能获得符合自身语言习惯的解说?个性化适配的难题正推动我们向更精细的算法探索。
  当更多志愿者开始为家乡方言版无障碍电影录制声音,当视频平台开放AI解说插件接口,科技的温度终将融化坚冰。这条路没有终点,但每次收到视障观众发来的语音感谢,都让我确信: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正一步步地成为现实。
  (光明日报记者王美莹、光明日报通讯员刘祎涵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10日 1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