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激活一线“金点子”

发表于 2025-6-12 08:55: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田国垒 通讯员潘思晨)“在热处理车间干了18年,头一回觉得自己的‘点子’比力气更值钱!”近日,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职工王风成说。他主导的“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年节约成本50余万元。这个从一线诞生的“金点子”,不仅让技术创新创造出真金白银,也让像王风成这样的产业工人真正从“旁观者”转变为改革的“主角”。

作为全国最大的轴承生产基地之一,山东临清数量众多的企业撑起了“小配件大产业”的格局。产业繁荣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隐忧:一线工人的创新成果常常被忽视、技能人才晋升长期受限于“班长瓶颈”、中小微企业技术资源分散……

今年以来,临清市总工会将法律监督与“产改”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等形式,助推企业构建创新平台体系,激发产业工人创新活力,实现从“监督企业合规”到“激活创新要素”的转变。

立足全市产业“专精特新、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临清市总开出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主要聚焦3大“药方”。构建“阶梯式”创新奖励机制,设立分级奖项覆盖工艺改良、技术革新、专利转化等成果,让技术贡献与价值回报直接挂钩;打通“技术+管理”双晋升通道,要求企业将高级工纳入基层管理岗选拔范围,并在职称评定中赋予创新成果“加分项”,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搭建“协同化”技术交流平台,由当地工会牵头组建“轴承行业职工创新联盟”,举办专题沙龙,推动企业共享技术参数、共建实训基地,破解中小微企业技术资源分散等难题。

为避免政策“空转”,临清市总还打出了以民主管理“定规矩”、以巡视监督“查实效”、以厂务公开“强监督”的“组合拳”。依托职代会机制,让职工从“政策接受者”转变为“监督参与者”,赋予职工代表对奖励分配比例、考核指标的表决权,从决策源头保障政策贴合职工关切与企业实际。

此外,组建由劳模工匠、技术骨干、工会干部组成的“创新监督巡视组”,深入车间、实验室开展“体验式监督”,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回头验收”闭环流程。同时,在厂区公示栏设置“创新政策监督专栏”,分板块图解奖励机制、考核指标等核心条款,公示项目申报、审核、奖励兑现等节点进度,标注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同步公开巡视发现问题、企业整改方案及职工代表验收结果。

临清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将产业工人的创新权、发展权嵌入法律监督框架,实现了“车间改良有制度保障、技术突破有晋升通道、成果转化有法治护航”,促使产业工人真正成为“产改”的“主角”而非旁观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