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顶“石球”演“戏”讨好你与他
胡锡成 孙荣昌 许小明 姚群
“安全责任性强能将生命延续,反之能将生命湮灭。” 江苏苏钢集团公司员工唐园园如是说。他和几千名员工一样要与火红的钢水、铁水、坯材和易燃、易爆等物体打交道。全公司上下两顶“石球”尽心尽责,团结拼搏,钢铁生产事故大幅度减少,特钢在全国特钢行业中有了一席之地,轴承钢产量位居全国第六,截止9月底,公司提供城市民用煤气自1985年2月26日起,已安全输送26年半不间断。
公司党政工领导针对身处高危企业的员工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既当钢铁战线的战斗员,更当“三不伤害”的安全员,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挺起脊梁顶住种种压力,坚持安全第一。为了演好“安全生产”这台事关人命关天的大戏,真正的“石球”敢顶、顶到底。俗话说:顶石球做戏,吃力不讨好。出于“讨好”员工与“讨好”员工的所有亲人、善做、多做积德事的目的,只有责尽才能心安。
一顶“石球”,为安全顶住“怨气”,坚持把生命的呼唤放首位。这个公司有各级安全员,他们巡视在炉台前、烈火旁、高空作业面上、地下泵房等部位,发现有人违章或存在的事故隐患就制止或开出经济处罚单。一次,苏信炼铁厂安全员田云龙发现有人未戴安全帽在进行操作,虽然人在空旷地带,但他也不心软,立即叫那人戴好安全帽再工作,那人不服,还说安全员“死心眼”,当安全员见那人仍不听劝告而开出罚单时,那人还说了粗话。事后,田云龙说:“我在位一天,哪怕是一分一秒,就要将不良习惯消灭一天与消灭在一分一秒之中。”后来,那个工人经过教育后,对自已的行为向田云龙道了歉。钢厂炼钢过程中,道道工序必须紧扣,且要争分夺秒。一天清晨,电炉厂安全员刘振威看见看火工不用看火镜看火,推说用看火镜看火没有肉眼看得准。笑嘻嘻地说:“老刘,别‘小题大做’。”老刘受了怨气后未放任不管,就找了那位看火工的师傅,指出炉火的放射物质对操作人员视力的危害性,言明若再发现就师徒同时受罚。师傅立即上前狠狠批评,那位看火工听了师傅一番话后,就用看火镜看火了。
二顶“石球”,隐患不排除,上级的命令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执行。进入新世纪,江苏苏钢集团公司的技改跃上了“快车道”,在棒材加热炉点火举行剪彩仪式前,道道工序已基本妥当,公司安全部门派对焦炉煤气有一定的经险的安全员到现场检查。安全员走近一看一闻,感觉气味异常,加热炉内有焦炉煤气泄漏。安全员再用煤气测试表一测,已猛超规定的安全数值。此时,领导都在场,是迅速排除泄漏源,如期点火剪彩,还是更换设备延期点火。那位安全员立即向主抓生产的领导回报,他说:“必须更换设备延期点火。”在这样的压力面前,安全员担起了重任,避免了一起爆炸事故和人员伤亡的悲剧发生,挽回了加热炉炸毁的损失。后来查明,是施工单位沿用了旧的、且漏气的阀门。为了弘扬这种精神,公司与安全部门给顾国忠这名普通的安全员奖励800元,随后,他被上调到公司安全部门工作。打这以后,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中,又加了一条:在生产现场,员工要服从安全员的安全监督,各级领导也不能例外,必须带头服从。
笔者感言,家和万事兴。不管是小家,还是企业这个大家,均是如此。员工视企业为家,“家”安能促使万事兴旺,“家”安能促使企业红火、员工气顺、劲足和释放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