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非常规作业安全公示 违章行为通报家属 靖江特钢成风化人,安全教育有料又有味(图2幅供选用) ◎孙龙 3月以来,靖江特钢公司发起的一场查违章、查制度、查隐患和管控风险的“三查三消一管控”安全攻坚战,在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隐患治理热潮中,他们成风化人,安全教育有味又有料。 名字一挂 命就在裤腰上带 “液压阀上有一丝渗漏,需要停工!换阀!”3月17日9时许,在靖江特钢公司热轧作业区液压点检员陈程冲着班组长陈静喊,众人愕然。 事情从1月公司开展“三查三消一管控”说起,热轧作业区推行“非常规作业安全公示机制”,每日高风险作业的审批人、监护人名单都要公示在安全生产群和作业区公告栏内,风险责任相关人员共担,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作业人员“按章操作、守好责任田”。 当天,陈程盯着液压阀上一丝渗漏开始犯了难。往常这种小毛病或许就“凑合使用”,可他想到今天安全公示里“监护人陈程”几个字,刺得他眼疼,警醒着他。他说“名字一挂,命就在裤腰上带,哪敢糊弄”,再想起妻子早上的叮嘱“闺女等你回家吃红烧肉呢”,一咬牙,叫停作业。 “再小的不正常现象也是隐患。”陈程指着墙上公告栏嗓音发颤,“我的名字挂那儿,大家都看着,万一爆了管,我怎么对得起作业人员,拿什么脸进家门?排除了隐患心里才踏实。” 陈静说,类似陈程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做法在热轧作业区已蔚然成风,据统计,自开展安全攻坚战以来,仅热轧作业区就防范安全隐患12起。 怕老婆不丢人 让老婆提心吊胆才丢人 “叮咚!”5月17日,正在食堂吃饭的焊工刘冬手机提示音响起。他漫不经心地点开微信,却瞬间僵住了,手一抖,筷子“啪嗒”掉在桌上。原来“家属亲情群”里弹出一张《违章行为通报单》,上面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 “完了完了,这要让家里那位知道……”怕老婆出了名的刘冬喃喃地说。 当晚,刘冬一进家门就忐忑钻进厨房,抢过妻子手里的碗碟:“今天我来洗!”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妻子狐疑地打量他。 水声哗啦中,刘冬闷头洗碗。 妻子忽然幽幽开口:“厂里群里发的通报,我看见了。”刘冬动作一滞,泡沫顺着指缝滴落。 “你知道我多害怕吗?上个月隔壁老李家出事,他媳妇哭晕在车间……”妻子声音发颤。刘冬转身,看见妻子眼眶通红,并听到她说“你要敢再逞能,我、我就带着孩子回娘家”。 这一夜,刘冬辗转难眠。第二天班前会上,他主动申请做“反面教材”:“兄弟们,别学我!怕老婆不丢人,因为老婆时刻督促我们不违章。让老婆孩子提心吊胆,那才叫丢人!” 这是该公司创新推出将违章行为及时通报“家属亲情群”的做法,用亲情纽带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各班组,通过网格化“小班管理”、微信亲情群通报、违章行为分级处罚等举措,反违章,成效显著。“现在班员与班员、班员与家属互相监督,安全成了‘集体荣誉’。”陈静感慨地说。 菜在锅里 我在被窝里等你 3月12日2时许,寒风裹挟着金属特有的凉意,管加工车间王小刚接到调度室电话后,开展本月第三次深夜抢修。 “李量,把2号阀组台账调出来!”高压油站间里,王小刚举着红外测温仪在管道间穿梭,像极了扫雷的工兵,突然蹲在嗡嗡作响的液压站前,耳朵几乎贴上震动的金属外壳,对年轻的技术员李量说。 “王工,这振动频率……”李量话没说完,王小刚已经掀开盖板,手电光束直直打在铜管接缝处,米粒大的砂眼正在往外渗油星子。“好家伙,在这儿跟我玩捉迷藏呢!”他掏出记号笔,在砂眼周围画了个血红的圈。 “王工,刚才排查了那么久,实在太冷,受不了啦,要不先封堵,明天再……”李量话没说完,王小刚把手中危险预知(KYT)工单的封面怼到他眼前,封面赫然写着安全警示语“安全无小事,隐患必除根”,你再看看你安全帽上的全家福,以及后面妻子的留言。 “平安回家,菜在锅里,我在被窝里等你。”李量看着背面是妻子娟秀的字迹,感受到安全两字千钧重。 “隐患和我们捉迷藏,我们要让它无处可藏。现在糊弄,就是拿老婆孩子的笑脸换,拿安全换。”王小刚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管加工车间开展KYT训练活动,推行全家福和安全警语的一幕。走进靖江特钢,处处能看见各部门的“安全经”,研究院机加工班组采用“对标检查+动态抽查”,实现设备隐患识别率提升 42%;能源环保部供气班组推行“隐患赋值管理”,每个隐患都标上“危险指数”,整改不及时就扣班组安全分,确保问题整改“不隔夜、不过周”;管加工厂通过“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实时分析数据趋势,将隐患扼杀于萌芽状态;物流部港务班组则对设备启动前的安全检查建立清单制,实现“一机一策、精准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