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回复: 0

初识巴瑞萨

发表于 2025-6-13 15:54: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初识巴瑞萨
◎张大旗
也许命中注定会有这次经历,所以从求职、应聘到被录用都非常顺利。按照约定的时间,我背起行囊出发,不远万里来到孟加拉,来到中国电建集团海投公司旗下的巴瑞萨发电有限公司,成为这里的一名员工。
书上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按部就班工作20多年后,我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首次转折——第一次远离家乡,第一次踏出国门。或许,这一切皆是命运的馈赠,是跨越山海的奇妙缘分。
过去也曾在书本上、电视上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略有了解,但那些和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没法比。一下飞机,刚走出候机厅,一股热浪就直扑上脸,桑拿、汗蒸天儿,瞬间,让我这个北方严寒、干燥气候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长了见识。
乘车前往公司的路上,见到了各种各样的车,无论快的、慢的、高档的、低端的,大家在行驶的过程中,都是一门儿心思往前冲,频繁地摁喇叭。明明前面已经堵了,却依旧要冲过去把仅有的一点空隙也占据。
  和我同行的是来自北京通州的张哥,看到这一幕,我俩都有点懵。窥一斑而见全貌,谈笑间,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我们骨子里所传承的文化和从小所受的教育都是礼让为先,凡事要懂得退让,谦让别人的同时也方便自己嘛!
在达卡与巴瑞萨发电有限公司总部的同事会面后,次日清晨,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项目部。车子驶出40分钟后,却被告知“80公里的路程要4个多小时才能到。”看着车窗外虽不是很宽但还算平整的道路,我们满心疑惑。直到司机的微笑和接下来的经历,才让我们恍然大悟。
    途中需要渡河,而渡口只有一班轮渡。岸边挤满了等待渡河的人群、车辆和牲畜,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现场环境脏乱嘈杂,不时还有人敲打车窗乞讨,让人神经紧绷。我们被困在车里,眼睁睁看着队伍缓慢前行,每当看到一丝希望,又会有新的人流和车流涌入,秩序混乱不堪。此情此景,让我瞬间明白了为何这里踩踏事件频发。
  终于抵达项目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电建海投公司的企业文化宣传语录:“海纳百川,投创未来;天道酬勤,行稳致远;管理就是聚合能力和放大能力。”这些充满力量的话语,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项目部临时租用的场地面积不大,条件很艰苦却功能齐全。办公区域仅有几台电脑、打印机和几套简易的桌椅。住宿房间里,床铺和衣柜等是临时搭建的。饮食方面,虽然有自己人掌勺,但频繁停电和食材匮乏常常让做饭成为难题……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从生活起居到办公秩序,一切都井井有条。团队里的十几名成员来自五湖四海,语言、生活习惯和专业背景各不相同,但大家为了共同的事业和目标,携手并肩,毫无怨言。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每个人都严谨认真、兢兢业业,只为让电力早日照亮这片土地,惠及当地民众。
  第二天前往施工现场,我再次被震撼。这里原本是一条河流,经过中国企业的设计规划和吹填施工,如今已经变成了陆地。巴瑞萨发电公司的工程技术团队正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密切合作,紧张有序地推进施工。面对高温酷暑,这些中国建设者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毅力,直面各种复杂的工作和困难。他们专注投入、勤勤恳恳,用智慧和汗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只为让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电建海投的开拓者们带着梦想和担当来到这里,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中国人在这里修公路、架桥梁、建电厂,援建学校、医院、福利院,用实际行动推动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繁荣,书写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美好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