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8|回复: 1

用放大镜守护安全的“隐患猎手”崔雷

发表于 2025-6-13 16:06: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放大镜守护安全的隐患猎手崔雷
◎刘向洁
“从来没人进去过,能有啥问题?”5月20日,在天铁公司动力厂新发电主控室,厂综合组结束检查,众人准备撤离时,安全员崔雷却出人意料地提出要检查大型显示屏背景墙的隐形门后面区域。当班班长神色慌张,急忙上前阻拦道。
然而,崔雷没有丝毫犹豫,侧身挤过阻拦,打开手机电筒。灯光扫过的瞬间,他的瞳孔猛地收缩——墙内,电气线路如同杂乱无章的蛛网般交错缠绕,大量易燃杂物随意堆放,本该配备的消防器材却不见踪影。
“马上整改!”崔雷当场下发通知单,语气严肃,不容置疑。他说,“安全检查可不是走过场,必须把安全问题都揪出来,及时整改,这样才能保证人员安全、生产平稳
崔雷是动力厂安全科负责现场管理的安全员,是集团的安全标兵、公司“安全之星”,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外号——“隐患猎手”。过去一年,他凭借敏锐的观察力,独自发现隐患300余起,督促整改各类隐患多达3000余项。无论是4米高的变压器顶部,还是5米深的煤气柜底部;无论是隐蔽的电气桥架,还是复杂多变的检修现场,他都用双眼扫描、用脚步仔细丈量每一处安全防线,用“放大镜”般细致执着守护着生产的命脉。​
前不久,在刚投运的津铁变电站进行安全检查时,电气组巡视到3号主变室时,面对高达4米、体积庞大的新型变压器,众人只是围着查看油位计、瓦斯继电器、中性点刀闸等常规项目。而崔雷却与众不同,他拿出手电筒,仰头紧盯变压器顶部。突然,他发现低压侧出线瓷瓶上方有透明状液体渗出。有人猜测可能是渗油,还表示检测电阻没问题就行。但崔雷并未轻易下结论,他先是谨慎地观察四周环境,随后蹲下身子,仔细触摸正下方地面上的鹅卵石,神情严肃地判断道“不是油,可能是水!”
这一判断立刻引发了众人的反驳:现在大晴天的,又是室内,怎么可能有水呢?
面对质疑,崔雷没有过多解释,而是顺着瓷瓶连接的母排展开检查。他从室内走到室外桥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他成功找到了问题根源:室外5米多高桥架上母排绝缘护套在连接处出现一条细微裂缝,很可能是上次下雨时,雨水顺着裂缝渗入,再沿着母排流到室内位置最低处,才从瓷瓶上方渗出。这次精准的判断和细致的排查,让大家对他打心眼里佩服。崔雷及时与供电车间沟通,成功避免了一起可能因变压器进水引发的重大电气事故,也因此获得动力厂“发现重大隐患”嘉奖。​
“光发现隐患还不够,必须整改到位。”崔雷说。一次,5万煤气柜区的隐患整改工作陷入困境。施工单位以技术难题为由,拖延安装煤气报警仪。白天,崔雷积极协调电气车间工程师,确定最佳安装点位;晚上,他对着施工图纸反复研究线路走向。经过10天的不懈努力和紧密跟进,煤气报警仪终于顺利安装,并通过严格的调试与检测,及时完成整改反馈,为煤气柜区增添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锁”。​
为了让安全检查工作更具成效,每个月初,崔雷还会综合考虑季节特点、生产任务、设备运行状况等因素,精心制定“三维立体检查计划”。这份计划将检查时间、范围、重点安排得清晰明了,每个检查项目都有详细的标准和目标,确保安全检查高效且可靠。凭借这套科学的检查计划,崔雷带领团队成功化解了多项潜在风险,他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他工作逻辑缜密、执行力强,再隐蔽的隐患都能及时排查出来,并整改到位。”提起崔雷,安全科科长牛建伟毫不吝啬地赞美道。​
有人问崔雷:天天这么绷着神经,累不累?
崔雷望向远处运行的煤气柜,目光柔和却坚定地说道:“当你见过事故现场破碎的安全帽,听过伤者家属的哭声,就会明白——安全不是任务,是沉甸甸的责任。”


展示6——凡人风采。图片1:崔雷(左)和现场施工人员排查煤气管网.jpg
展示6——凡人风采。图片2:崔雷(右前一)对煤气排水器水位高度指示标志进行改进.jpg
展示6——凡人风采。图片3:崔雷(左)在现场检查煤气排水器安全台账.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6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