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李健春 客服信息专业是铁路站房建设最后一项环节,不仅能够扮靓车站“颜值”,满足旅客服务需求等,还是提升铁路车站高效智能管理水平的“点睛之笔”,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保持行业引领地位的关键。中铁六局电务公司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优到强的“蝶变跃升”。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电务公司主要负责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客服信息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公司不断加强“四新”技术运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6项全路“首创”:首次使用综合服务中心代替传统售票窗口,拉近服务人员与旅客间的距离;首次采用多功能售票机,实现所有客票业务一站办理;首次推行电子客票,旅客凭有效身份证件,通过人脸识别,同步完成实名制验证和自动检票;首次采用P2规格的显示屏,图像清晰、光线柔和,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视觉体验;首次使用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对车站实施管控,同时使用手持终端,对站内各方面要素实时监控,实现车站智能高效的运营管理;首次使用智能感知系统,在候车厅、进出站口等区域安装智能感知摄像头,通过流态检测、人脸识别等功能,实现车站的可视、可控。 多年来,电务公司大力开展QC小组活动,发表信息专业QC、工法及专利申请15项,获国家级QC成果2项,省部级QC成果6项,地市级工法2项、专利5项,参建的京雄城际铁路荣获“中国中铁杯”优质工程奖,并入选“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 电务公司坚持“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旅客进出站全过程的客服设备,提升高铁车站的“视、管、服”功能,以优质工程品质赢得市场信赖。 包银高铁包惠段巴彦淖尔站信息机房 在包银高铁包惠段建设中,车站采取电子客票模式,综合服务中心采用开放式设计,车次显示屏采用3毫米边框安装工艺,站台显示屏采用倒梯形屏体,将模拟电子时钟代替传统实体时钟,为乘客提供更具舒适、快捷的出行服务。售票窗口吊挂屏采用定制化吊挂件,结合站房不同功能区,LCD屏采用嵌入式安装,定制安装框架,配置液压装置,广播设备由传统模拟优化为数字信号传输,效率更高、传输信号更清晰,综控室设置指挥调度大屏,安装管控平台、门禁、监控等系统终端,多项举措大幅提升车站运营效能和管理水平。 电务公司引入BIM技术,模拟机房布局,规划线缆走向,优化设备布局,统一颜色、宽度和高度,提升机房的空间效能。施工中,采取“明视化”、新型走线架施工工艺,采用“上下走线”方式,使内部配线和外部进线分离,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按照系统功能定制各类颜色跳线,主电缆采用五色线,柜间跳线采取“前瀑布式”安装工艺,定制线缆理线器及机柜设备、线缆铭牌标识,确保布线工艺美观,便于后期检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