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回复: 0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助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 体系创新释放产改新动能

发表于 2025-6-16 08:23: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重工)的生产车间里,一场由产业工人发起的头脑风暴正改写着新材料的生产历史。当压机的锤头落下,不仅锻造出精密的金属构件,更锻出了一项绿色创新——重组木。这项由一线工人主导的技术突破,正是该公司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缩影。

“能不能用压机压木头?”这个看似跨界的想法,源于公司开展的创新“金点子”头脑风暴活动。10名产业工人组成的攻坚小组,在压机锻造工艺基础上反复试验,通过调整压制参数、优化热处理流程,最终让桉木、杨木等速生材在万吨压机下“脱胎换骨”,形成抗弯强度达普通木方7倍的重组木。如今,这项创新已在集团公司直管“创智城”项目、华北公司曹妃甸“创业公寓”项目中试,周转次数明显高于传统木方,应用潜力巨大。木方使用量减少60%,周转次数提升至传统材料的5倍以上。

在中冶重工,产业工人不再仅是执行者。公司将职代会中的工人代表比例提至15%以上,推进职工参与公司管理;发挥优秀骨干人才“传帮带”作用,为新入职的技术工人配备政治觉悟高、技术能力强的业务骨干,让其结成师徒,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全面提高青年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鼓励基层职工围绕生产经营、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工艺优化、设备及工器具革新、生态环保、监测检验、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五小”创新,2023年一线职工申报“五小”创新成果2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50余万元。

“以前凭经验,现在靠体系。”这是高级工吴秉凡对公司产改的最深感受。公司构建“培训—竞赛—认证”三位一体培育模式:每年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不断加大对基层工人的培训力度,依托每周一课、技术质量专业培训、班前会、安全例会等载体不断强化工人的安全、质量意识;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技能等级认定培训、班组长岗位培训;与多家技能类院校签订实习协议,成建制培养后备梯队;四届“匠心杯”职工技能比武实现主要工种全覆盖,40余名工人在生产订单实操中切磋技艺,吴秉凡更是获得唐山市技术状元。

薪酬体系改革让技能价值看得见。公司推行技能等级工资制,技师、高级技师每月可获500至800元技能津贴,首席技师每月津贴达1000元。班组定额承包工资制打破传统“大锅饭”,按照工序、工种、岗序等进行差异化分配,实现多劳多得。

文/图 本报记者郑荣玺 林峰 赵伟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