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159名工匠人物、220余件展品讲述工匠故事 上海工匠馆升级改造焕新开放

发表于 2025-6-17 06:32: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2025年06月17日 02版)

本报讯 (记者裴龙翔)近日,经过提升改造的上海工匠馆焕新归来,重新开放后的上海工匠馆将以更丰富的展陈内容、更新颖的展陈方式,呈现上海工匠的卓越风采与创新成果。

坐落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西藏中路120号)一楼的上海工匠馆,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党史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基地等13个基地。升级后的上海工匠馆,通过以物见技、以技见人、以人见精神的手法,以时代为章、时间为序,分为4个篇章呈现,分别是:1843年~1948年,初生萌芽、汇聚“能工巧匠”;1949年~1977年,自力更生、孕育“上海制造”;1978年~2011年,开放包容、重铸“上海品牌”;2012年至今,创新引领、迈入“匠心智造”。在第4篇章,围绕3大先导产业、国之重器、人民城市等主题,设置展陈区域,充分体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群像”概念,强调工匠的跨界联合、合作融合。

此次升级扩增了展陈人物和实物展品。入馆人物扩增至159名,包含上海工匠120名、大国工匠9名及培育对象11名,尾厅查询系统收录了迄今为止的888名上海工匠照片和事迹简介。

工匠馆、工匠建。工匠馆提升改造过程中,得到许多上海工匠和其所属的区局(产业)工会的大力支持,纷纷献计献策献物。在新增了120余件实物展品后,220余件展品汇聚了全球首台100兆牛力标准机测力底座、二代高温超导材料、工业机器人、芯片制造游星轮等展品。

在展馆的升级改造过程中,“科技赋能”体现在与观众交互的诸多细节中,工匠馆新增了8项数字交互体验项目。基于大模型开发可交互数字人“工小匠”储存着工匠馆的所有布展信息,以及工匠人才相关政策,可以进行多种方言即时交流,是深受参观者喜爱的“小向导”和“百事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