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回复: 0

话剧《北去·南归》—— 情到深处 返璞归真

发表于 2025-6-17 14:34: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话剧《北去·南归》——
情到深处 返璞归真
王  润《人民日报》(2025年06月17日 第 20 版)

  在舞台艺术日益求新求变的今天,自传体独角戏《北去·南归》以简约空灵的舞台、质朴深厚的情感、真挚动人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赞誉甚至泪水,也提供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戏剧样式。它让我们看到,戏剧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华丽的舞台装置或复杂的叙事结构,而在于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对生命的真诚礼赞。
  该剧的创作动机,源自演员赵倩对好剧本和好角色的渴望,也因为人到中年,真实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的强烈情感在岁月沉淀之后喷薄欲出,因此诞生了这样一部根系深扎生活土壤、枝叶不断伸向精神天空的原创作品。《北去·南归》如同一封写给生命的情书,从个体的情感与命运切入,以赤诚之心将家族三代女性的人生铺陈于舞台之上,命运的悲欢、生命史诗的质感,激荡出无数漂泊者的心灵回响。
  从赵丫丫在娘胎里被诊断为“葡萄胎”的生死劫,到从小跟随姥姥在北京胡同生活的种种温暖细节;从追随军人父母踏上远去的列车,到迁徙的游子终回故乡,却不得不面对亲人的离去……舞台上,两块旋转的长墩如同时光机,让演员在不同人物之间丝滑转换。她无需改变服装造型,仅靠巧妙调整声音、形体等表演状态,就能瞬间变成不同的角色:微微佝偻的身躯,略带沙哑的嗓音,充满生活智慧的话语,是饱经沧桑又朴实温暖的姥姥;清脆的童声,天真的表情和动作,是年少纯真的小女孩丫丫。这些鲜活的人物,似乎就生活在舞台上,和观众亲切地唠着嗑儿,聊着天儿,而那些留守的童年时光、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时代洪流中的倔强生长,混杂着无声的哽咽、暗涌的泪水、欲言又止的叹息,唤起了一代人的集体乡愁,凝结为一种关于家庭与成长、离散与归根的普遍生命体验。
  主创团队以深情款款的匠心设计,让作品充满诗意和审美质感。空旷的舞台上,两块高低错落的长墩堪称点睛之笔,既是灶台、床榻,又象征命运的列车和时光的流转。当它们如同时钟指针一样旋转,丫丫无法阻挡时光的飞逝和亲人的离去,只能坐在上面与其一起旋转,物理空间被转化为心理空间,观众跟随演员的身影在时空中穿梭,体验着“逝者如斯夫”的生命哲思。
  戏剧艺术的魅力,在于以舞台为镜,映照出人性的幽微与时代的脉络。观剧过程中,泪流满面的观众内心同时涌动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作品饱含深情,又不煽情滥情,而是以极为克制的表达,让情感缓慢渗透,从而达到更持久的审美共鸣。高层次的艺术境界,不是让观众情绪决堤,而是让人清晰听见冰层下暗流涌动的声音,却始终看见湖面平静的倒影。这种内在的张力,才是更高级的共情——观众不是被表演者的情绪淹没,而是在她的节制中,突然理解了自己未曾释放的哽咽。
  《北去·南归》的成功,证明了在技术突进的时代,戏剧仍能以最本真的方式抵达人心;它揭示了个人叙事与时代命题的共生关系,让观众在他人的故事里照见自己的灵魂。当演员在剧终时含泪谢幕,台下如潮的掌声经久不息,这不仅是对一部发自内心创作的优秀作品的情感共振,也是对戏剧艺术永恒生命力的由衷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