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三位青年科学家分别宣讲“海子山精神”“黑土精神”“铸剑精神”

发表于 2025-6-20 07:49: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6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三位青年科学家分别代表团队宣讲在科研攻关过程中形成的“海子山精神”“黑土精神”“铸剑精神”。


6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在北京举行,图为陈松战研究员宣讲“海子山精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位于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英文缩写LHAASO,中文昵称“拉索”)的建成运行和观测成果在国际上备受瞩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松战研究员讲述大科学装置“拉索”如何在科学家的长期坚持下获得立项、怎样克服攻关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与挑战、最终实现中国和国际高能伽马天文跨越式发展的故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敢想、敢干、敢当”的“海子山精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梁爱珍研究员分享了一代代科学家薪火相传、矢志不渝,面向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黑土区的保护和恢复开展科技攻关、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科研历程,阐释在科研攻关中形成的“扎根大地谱新篇,协力攻坚克难关,笃行创新谋发展,担当奉献保粮安”的“黑土精神”。


6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在北京举行,图为梁爱珍研究员宣讲“黑土精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继桥研究员介绍中国空间激光器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的技术突围与工程实践过程,以及团队成员打破常规、刻苦攻关,以“铸剑精神”开创光纤激光器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先河,助力中国探月、探火工程,经过十年磨砺,成功研制国际首个二氧化碳探测星载激光雷达的事迹。


6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攻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在北京举行,图为刘继桥研究员宣讲“铸剑精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在交流环节,三位宣讲的科学家同现场听众热烈互动。他们表示,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征程中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本次主题宣讲由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主办,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报社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办,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