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回复: 0

【笔杆必备】写材料,如何搭框架?几种方法和常用框架结构

发表于 2025-6-21 14:54: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密书长 牛克思

第一个问题:常用框架结构

常见的公文框架长啥样?公文种类很多,框架也各有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有一些规律可循。以下是几个常用机构:

1. “总—分—总”结构:最经典、最常用

政府工作报告(历年通用框架):

★ 总(开头): 报告背景、依据(如:我代表XX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简要回顾过去一年/五年工作总体情况(成绩、挑战)。

★分(主体):

★第一部分: 回顾过去一年/五年的主要工作成就(通常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几大领域或重点工作分述)。
★第二部分: 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三部分: 提出新一年/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这是核心,通常篇幅最长,分条列项讲“干什么”和“怎么干”)。
★总(结尾): 发出号召,表达决心(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这个框架的好处: 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全面系统。开头定调,中间详述工作(成绩、问题、打算),结尾提振信心。大家写工作总结、部署工作类的报告、讲话,都可以借鉴这个基本思路。
2.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构:讲道理、作部署的利器

★ 党的二十大报告(部分章节的典型结构):
★是什么(现状/问题): 开篇可能点明某个领域的重要性或当前面临的形势(如: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为什么(意义/原因): 深入阐述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讲清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怎么办(部署/要求): 具体提出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这个框架的好处: 层层递进,说服力强。特别适合用于阐述一项新政策、部署一项重点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我们在写意见、方案、动员讲话时常用。
3. “问题导向式”结构:直击要害,解决问题

★一些专项工作会议讲话(例如关于安全生产、环保督察整改):
★摆问题: 开门见山,列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如: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存在盲区等)。
★析原因: 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思想麻痹?机制缺陷?能力不足?)。
★提对策: 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措施和整改要求(如:强化责任落实、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应急能力、严肃追责问责等)。
★这个框架的好处: 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用于写整改报告、情况通报、部署专项治理工作的讲话非常有效。
4. “并列式”结构:多角度阐述同一主题

★党代会报告阐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或“重大原则”:
★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分几个并列的方面进行阐述。
★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五个必由之路”,每条都是独立成段,从不同侧面阐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这个框架的好处: 要点突出,便于记忆。适用于阐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经验等。
第二个问题:怎么才能搭好框架?——几个建议

1. 先想清楚“为谁写、写什么、干什么用”。 这是搭框架的前提。

★为谁写? 是给上级汇报?给下级部署?还是对外宣传?对象不同,语气、重点、详略都不同。给领导看的要简洁、抓重点;给基层看的要具体、好操作。
★ 写什么? 核心主题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
★ 干什么用? 是指导工作?汇报情况?还是总结经验?目的决定了框架的侧重点。部署工作要突出“怎么办”;汇报情况要讲清“是什么”、“怎么样”;总结经验要提炼“为什么能行”。
2. 围绕核心主题“列提纲、拉条条”。 把脑子里的想法、手头的材料,围绕主题梳理成几个大块。

★ 比如要写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汇报,核心主题是“进展和下一步打算”。那大块可以列:主要做法与成效、存在问题与挑战、下一步工作思路与重点任务。
★每个大块下面再分几个小点。比如“主要做法与成效”下面可以列: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民增收等几个方面。
★ 关键点: 同级标题(大块之间、小块之间)要尽量“对齐”。要么都是讲做法,要么都是讲问题,要么都是讲任务。句式结构也尽量一致,这样看起来清爽,逻辑也顺。就像政府工作报告里各部分的小标题,一看就知道是并列关系。
3. 想想各部分之间“怎么连、顺不顺”。 框架不是几个部分的简单堆砌,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是“总—分—总”?还是“现状—问题—对策”?还是“认识—任务—保障”?
★ 前后顺序是否合理?有没有跳跃?有没有重复?
★可以试着用“然后呢?”“为什么?”“所以呢?”这样的问题串一串,看逻辑通不通。
4. “量体裁衣”,考虑篇幅和重点。

★框架搭多大?分几层?取决于内容的重要性和篇幅要求。重要的、需要详写的部分,框架就搭得细一点,层次多一点;次要的、或者篇幅有限的部分,框架就粗一点,甚至合并。
★重点要突出。框架要能体现出哪里是重点,哪里需要浓墨重彩。不能平均用力。
5. “磨刀不误砍柴工”,多琢磨多沟通。

★ 框架搭好后,别急着动笔。自己先反复琢磨几遍:主题扣得紧不紧?逻辑顺不顺?重点突不突出?有没有遗漏?
★非常重要或复杂的材料,框架(提纲)最好能提前跟领导或相关同事沟通一下,听听意见。方向对了,后面写起来就顺了,避免大返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