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胶州北站至五四广场,是青岛新机场、北岸城区与东岸城区互联互通的快速通道。面对毫米级铺轨精度要求和多工序交叉作业的挑战,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所属青岛地铁8号线项目部依托班组建设和智慧工地,书写了现代轨道交通建设的新篇章。 “我们要让每一个班组都成为施工生产的发动机,大家要一起商量,一起制定规则,让班组真正成为我们的家。”项目常务副经理张耀波说。 针对初期劳务队积极性不足、隐患排查依赖外部等痛点,班组自治效能未能充分释放。项目部迅速行动,构建起七大专业班组,覆盖轨道施工全链条,科学量化班组“小立法”条款,奖惩机制穿透至个人,二次分配打破平均主义,以差异化激发全员活力。 制定了“2否+3减+5加”激励规则:各班组通过民主协商,否定了一些低效、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否定了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的工作方式;减少了不必要的流程、资源浪费、安全隐患;加强班组建设、技术创新、员工培训、安全管理、服务质量。 为了将激励规则落到实处,各班组进一步将安全、质量和进度等指标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还与“安全之星”“质量之星”“技能之星”评选同步公示,配套建立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深度参与的“两进”保障体系,畅通优秀班组长晋升通道,形成“主导自导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管理生态,彻底扭转了班组长打分懈怠、成员参与度低的被动局面,极大地激发了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