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1

点亮“夜星光” ——安徽省职工夜校织密职工“充电网”

发表于 2025-6-27 18:48: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白天是岗位上的奋斗者,夜晚是教室里的追梦人。当下,“上夜校”“忙充电”正成为全省广大职工八小时之外的新选择、新风尚。从企业骨干到职场新人,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到文艺爱好者,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走进工会精心打造的职工夜校课堂。在这里,他们学习新技能、探索新方向、陶冶情操、释放压力,共享工会“娘家人”送上的精神文化大餐,为工作和生活注入新活力。

“点单式”开课:职工需求就是课程方向

“我想上心理健康与咨询课程。”“今年还开美妆穿搭课吗?去年的课就没报上,想上。”“能不能开设卤菜课程,想学点实用的技能。”每年年初,淮北市总工会的微信公众号上就会出现一篇收集职工意愿的推文,而底下的评论区都很“丰富多彩”。

“我们职工夜校的课程都是尊重职工选择,职工点单,我们开课,除了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征集令,还会直接给职工们发放问卷调查,收集大家的意愿来确定职工夜校的课程。课程也是全部免费的。”淮北市总工会宣教部长刘静静介绍说,淮北市总工会于2021年开办“职工夜校”,采取“菜单式供给+点单式送学”模式,撷取职工想学、爱学的内容,持续推出适合职工群众业余充电的兴趣课程。

自开设以来,淮北市总工会推出手机摄影、瑜伽、直播带货、唱歌、茶艺等 20 类课程 100 余班次,其中,艺术类课程占比约 46.3%,文化体育类课程占比约 31.5%,健康类课程占比约 3.7%,其他兴趣培养类课程占比约 18.5%。受训人员类别包括企业一线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术工人等,年均培训职工超5000人次。

“前不久,市公交公司的职工们听说我们夜校有心理咨询的课程,都很感兴趣,但是人数比较多,没法都报名我们的课程。我们就在工人文化宫特地为他们开了一堂《握好情绪方向盘——公交司机的压力管理与心理护航指南》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反馈很好。”刘静静说。

6月10日,在淮北市职工夜校中国画课堂上,杜集区政府职工高婷婷说:“我之前在这里报了手机摄影课程,上完感觉很不错,很有收获,所以今年又报了国画课程来学。”坐在她不远处的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陈云鹏也附和道:“这个职工夜校很不错,这节课的谢老师,我已经上过他的书法课,他很专业,对学生们也很有亲和力。”陈云鹏一边说还一边展示他随身携带的扇子,“这个扇子一面的画是谢老师给我画的,另一面的字是我学完书法课后自己写的,真的感觉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都提高了!”

为了保证师资力量,淮北市总工会主动加强与市文联、市商务局、市摄影家协会等市直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沟通联系,邀请工会干部、非遗传承人、资深手艺人以及相关领域专业教师授课,推动“职工夜校”教学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开设一些家庭成员互动类型的课程,比如亲子关系培训、家庭按摩放松等深入生活的内容,想要给职工们提供更多更实用的选择,真正让职工夜校成为职工的‘充电站’。”淮北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侯政一说。

“家门口”办学:便捷触达激活学习热情

“以前下班后就是刷手机,现在能学拳击、化妆,还能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更有意思了!”6月5日晚,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瑶海社区雷神拳击馆内,辖区职工王蒙蒙一边戴着拳击手套挥汗如雨,一边感慨道。

为丰富职工夜间生活,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新站高新区总工会、瑶海社区党委主办,瑶海社区总工会承办了 2025 年“一米工友”职工夜校。课程设置紧贴职工需求,涵盖个人形象美妆、爵士舞、竹笛、垫上普拉提、拳击、手机拍摄+剪辑六大热门领域,满足不同职工的兴趣爱好。

“我们的职工夜校打造‘1+N’教学场地体系,以区工人文化宫、社区机关为主场,各社居委党群活动室、工会阵地以及辖区非公企业职工活动室为分场,让职工能在家门口上夜校,更便捷更安全。”瑶海社区总工会主席王静介绍说,瑶海社区以“工作生活两不误,技能兴趣双提升”为理念,参考当下热门技能和传统文化复兴趋势,课程选择兼顾身体锻炼、艺术修养、日常实用等方面,再根据学员的反馈调整课程内容,帮助辖区职工缓解工作压力,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掌握实用技能,实现职场与个人发展的双赢。

“白天工作忙,晚上想学点新东西,职工夜校正好给了我们这个机会!”一位报名拳击课程的职工兴奋地说。工会不仅提供优质课程,还推出学费奖补机制——学员完成课程即可奖补全额学费,表现优异的班长和学员还能获得额外奖励,真正让职工“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瑶海社区职工夜校以“一米工友”品牌为引领,两年来开设15门精品课程、68节高质量课时,涵盖文化、艺术、技能等领域,精准满足900余名职工需求。通过小班互动教学和“职工点单”模式,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复课率,打造可持续的职工教育生态圈,有效赋能职工文化生活,为社区注入持久活力。

“今年课程结束后,我们将举办学习成果展演。后期,希望与辖区职业院校、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加深合作,定制职工更喜爱的课程,不断充实‘一米工友’职工夜校的学习内容,有效赋能职工文化生活,促进辖区职工多元化发展。”王静说。

精准赋能: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续航”添动力

“作为一名货车司机,我平时工作的时候接触不到这些,所以特地把时间调开来参加这个美妆课,让我学会了如何让自己变美,这让我感觉非常开心!”6 月 17 号,在合肥市肥西县工人文化宫的美妆课堂上,货车司机张溶溶一直表现得很活跃,认真地听老师讲解,积极地为自己上妆。

自 5 月 30 日起,肥西县总工会第五期“五一学堂”暨职工夜校在县工人文化宫正式开课。为推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走深走实,肥西县总工会坚持“两性两化”,通过探索“工会+第三方”的服务模式,依托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阵地,打造工会服务职工新品牌—“五一学堂”暨职工夜校,让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齐聚在工会职工夜校“充电蓄能”,共享8小时之外的美好时光。

“自 2024 年 6 月开始,我们的职工夜校面向全县广大一线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公益培训。除了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我们还会在一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相关的企业定点宣传,组织进社区宣传等。另外,我们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需求,开设直播带货等课程,一方面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也希望能帮助他们提升一些技能。”肥西县工人文化宫运营经理康健强说。

据介绍,肥西县职工夜校的课程固定在每周二、周五晚 7 时至 8 时 30 分,开设古筝、合唱、瑜伽、二胡、视频剪辑、中国舞、美妆、八段锦、中医养生、茶艺、编织、吉他等免费培训课程,吸引了全县职工群众走进县工人文化宫,参与到“五一学堂”暨职工夜校职工公益课堂中去,受益职工已达26,000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多频次开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公益培训课程,打造精品文化服务项目,提升赋能质效,办好办优夜校,助力职工提升综合素质,持续擦亮肥西‘工’字公益服务品牌,用心用情做好职工‘娘家人’。”肥西县总工会工人文化宫主任刘华信心满满地说道。

(本报记者 何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7 18:48:32 | 查看全部
办好“职工夜校”为职工群众“蓄能充电”
   期次:第8608期   作者:□沈峰

近年来,在安徽省总工会的指导部署下,安徽各地工会开办了一系列夜校课程,为企业和职工赋能“充电”。目前,各地总工会依托工人文化宫、职业院校等职工服务阵地开办职工夜校,结合职工年龄、兴趣爱好、职业类别等,精心设置数十个课项,不断提升职工的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帮助职工拓展兴趣爱好,提高生活品质。

家政、烘焙、烹调、乐器、八段锦、短视频制作、主播运营……针对职工的个性化需求,安徽各地职工夜校精心开办各类特色课程,涵盖技术培训、文化艺术、兴趣培养、健身运动等课程。同时,“职工夜校”还坚持培育、共享、创新的办学宗旨,提倡服务性办学、公益性主导、市场化运营、社会化监督,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以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目前,安徽各地的职工夜校异常火爆。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开课即满”“一座难求”的场面,“上夜校”和“充电赋能”成为当下安徽各地职工的夜生活新体验与新风尚。职工不仅在休闲之余有了好去处,还能提升自我,收获一技之长。

当前,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科技已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职场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企业职工来说,夜校无疑是他们成长成才的新赛道。正如在安徽,职工夜校之所以受到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开设的课程很好地满足了职工需求。一方面给职工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可以根据各自工作岗位和施工要求,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为自己“充电”,有效地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职工夜校丰富的课程安排,陶冶了职工情操、升华了职工境界、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养。

当下,科技发展迅速,社会分工也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产业工人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区别于企业日常的岗位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一些地方的职工夜校将视角拓宽到提升产业工人核心竞争力的领域,围绕“新质生产力”等理论政策解读、行业系统发展前沿解析、企业发展经典案例等内容,利用夜晚工余时间开设专题讲座、沙龙交流、学历技能提升政策咨询等活动,为一线产业工人开辟成长成才的新赛道,十分值得推崇。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安徽各级工会充分利用阵地优势,以“职工夜校”为平台,不断创新和丰富“夜校”功能,围绕促进广大职工生活品质和技能素质双提升的目标,为职工解锁更多精彩“夜生活”,让职工在工作之余能够提升技能,织密了职工充电网。如今,“职工夜校”已经成为安徽各地职工成长的新平台、新舞台。

期待,各地工会继续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开办夜校,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学习内涵,以及通过推出“互动式”等交流学堂,开设专业提升和文化学习课程等措施,为职工提供多元、高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