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0

老矿区破茧成蝶向阳生 ——阳泉市矿区创新“四项机制”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表于 2025-6-27 18:49: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出版日期:2025-06-27   A01版●要闻一   山西工人报  

本报记者吴艳

从市井巷陌的烟火气到“一老一小”的急难愁盼,从企业转型升级的突围到重点项目的铿锵步伐……阳泉市矿区正以制度创新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挥毫泼墨。每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每一处令人欣喜的焕新,都镌刻着矿区制度建设的深刻印记。

近年来,阳泉市矿区区委精准锚定转型攻坚的痛点、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的堵点,创新构建实施“四项机制”,以四下基层、三个统筹、三级书记抓民生、四争机制激发奋进动能,让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与气势磅礴的发展图景交相辉映。

解难题办实事,“四下基层”惠企利民

6月19日,矿区区委书记张立强深入山西阳煤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入企服务,主动对接、倾听企业需求,现场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同时也将矿区当前的重点项目谋划带到企业中。这正是阳泉市矿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上率下,聚焦企业关切、民生诉求,践行“四下基层”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矿区干部沉到一线,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现场听、实地看、当面问、用心办,推动解决了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推行“问题收集-分级会诊-跟踪问效-群众评议”闭环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晋能控股华越机械公司支架制造厂铆焊车间,记者看到智能焊接机器人“挥舞”着“手臂”,闪耀的焊花四处飞溅,一个个工件的断面慢慢被精准地“缝合”起来。电焊工杨鹏勇不用像过去一手举着防护面罩,一手长时间端着焊枪,而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轻松完成工件多面焊接。

该公司科技信息部副部长吕红伟告诉记者:“这几年,作为山西精品制造企业,公司陆续引入不同类型、功能的机器人设备在生产一线广泛使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还改善了工作环境。这多亏了矿区给我们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服务。”

在民生服务领域, “四下基层”同样成效显著。社区 “流动办公桌”被搬进小区,基层治理从被动“接招”变为主动“出招”;7×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 “上线”,解除了企业和群众 “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无处办事”的困扰; “一网通办”覆盖率达到100%;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供暖难题迎刃而解……一张张“民生清单”正加速转化为 “幸福账单”。

重谋划强服务, “三个统筹”提振信心

采访中,记者走进矿区蔡洼街道南山村,崭新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矿区段蜿蜒伸展;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里,羊肚菌已被全部采摘完毕,经烘干处理装袋后整齐地码放在储藏室内。谁能想到,这片孕育丰收的土地曾是采煤沉陷区、山体滑坡区。

“自从这里被改造成大棚,村里环境美了、村民富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舒心。”村民杨中原感叹道。蔡洼街道党工委书记康爱祥向记者介绍说,“自2012年实施采煤沉陷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后,村民们搬到敞亮的楼房。为根治地质灾害隐患,矿区启动小南沟灾害治理避险工程项目,争取国家独立工矿区重点扶持资金1500余万元,总计投资3000余万元,进行了集中整治和生态修复。随后,成功吸引山西丰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建设了20个智能数字化生态种植大棚。”

这些变化的背后,正是矿区区委推出深化“三个统筹”抓落实工作机制精准发力的体现。

该区以项目、资金、工作“三个统筹”为切入点,对各单位进行明确分工,项目统筹由发展和改革局牵头,主要负责统筹全区重点项目谋划、招引、审批、要素保障等;资金统筹由财政局牵头,主要负责推进各类工作规划与预算编制有效衔接;工作统筹由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牵头,主要负责统筹督导推进上级重点关注的领域工作,推动工作从“单点作战”向“集约高效”模式转变,配套建立“业务服从、会前研议、现场晾晒、督导帮扶”机制,全力提升工作的落实力和执行力,使矿区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该区总投资8000余万元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面通车,成为村民奔向幸福生活的致富路。居民区见缝插绿建起7处小游园,将一个个“绿色细胞”串联成“绿色网络”,让居民感受到触手可及的“绿色福利”;四级养老服务体系融合政企医养资源,服务设施实现区级层面全覆盖,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感受到不断升温的“民生温度”……

盯痛点开良方,“三级书记”狠抓民生

走进矿区桥头街道段西沟社区第一小区,四色垃圾桶与绿植相映成趣,明亮路灯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路面干净整洁。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工矿区老旧小区。2018年,“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启动,矿区遇到了不小的治理难题。面对生产生活区交织、人口密度大、老旧小区多的问题,矿区以“大物业”改革破局,先后投入2.15亿元改造24个小区,翻新供水、供热管网数万米,新增绿地2.6万平方米,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千余个。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不仅为物业服务加码,更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自从我们桥头街道段西沟社区第一小区业委会和山西玉成物业正式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后,日产垃圾清运及时,小区道路干净如新,连楼道扶手都擦得锃亮。”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贾变红的话印证了改革带来的巨变,更印证了矿区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

小南坑社区幸福邻里食堂里饭香阵阵,还有免费的矿泉水、优惠的套餐、贴心的服务;贵石沟社区的“银铃义工队”正为独居老人维修家电……

近年来,矿区区委瞄准“矛盾触点多、治理难度大”的问题,构建了“区委书记领衔破题-街道书记系统解题-社区书记一线答题”的“三级书记抓民生”的工作机制。区委书记亲自率队,攻坚老旧小区改造、“四级养老”体系建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街道书记全面统筹推进户改提升、特殊群体关爱、“15分钟便民服务圈”等政策落地落实;社区书记聚焦“一户一策”精准服务,向民众询问需求、征求意见,不断完善实事清单、细化工作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和群众的烦心事。随着“三级书记抓民生解民忧”行动的持续深入开展,矿区居民真切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和实惠。

助转型促发展,“四争行动”激活动能

六月的骄阳下,矿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作业。这个承载着产业转型希冀的“人才摇篮”,是矿区为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人才支撑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明年4月投入使用。在大唐阳泉矿区1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连片的光伏板如蓝色波浪起伏。这个即将在今年实现全容量并网的新能源项目,正为能源产业的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覆盖24个工种的技能培训矩阵,同时提供技能鉴定服务。

2021年,矿区站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发展痛点尽显。作为工业强区,财政积累相对薄弱,严重制约发展步伐。面对这些困境,区委、区政府亮出“四争”利剑,即全力争项目、争奖金、争位次、争荣誉。此后连续4年,在矿区各类会议上,“四争”成为高频词,时刻提醒大家发展的使命与担当。矿区区委主要领导带头 “挂帅出征”,各级干部主动 “揭榜领题”,通过协同合作、分级调度、沟通对接机制,推动工作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

4年后,翻看成绩单--2021年至2025年5月底,该区争取上级资金12亿余元,获得国家、省部荣誉(试点)300多项,争取项目(政策)300多个。“四争”让政策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

如今的矿区,变身“绿富美”,充满发展活力。 “四个机制”的制度优势,让全区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点燃了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站在新的起点上,矿区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要求、更宽视野上“争”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