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7|回复: 3

【平台活动】盛夏美景荡激情

发表于 7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微信图片_20250604154921.jpg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关于盛夏的一首诗词、一张图片、一爿景致、一洼水塘、一方亭台、一条画廊……都会引人遐思,使人流连忘返,荡漾激情,美丽心情。为此,平台开展“盛夏美景荡激情”活动。
       你可以将身边的美景,手机里存储的图片,电脑里储藏的、自己喜欢的美文拿出来,一起分享。
       具体要求:
       可图,可文,可图文联袂。
       时间要求:
       7月31日。
       对美图美文,给予100“支持”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蜻蜓飞舞,暗香满塘,正是夏日好风光。

四时皆有诗意,时值夏日,诗人们或觅一清凉之地,尽享山中清风,或休憩在荷塘亭上,闻荷香,享幽凉……

那一刻的畅快,那一刻的诗意,尽入诗词,留下久久回响。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微信图片_20250609075058.jpg
盛夏如花样灿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宋词里的唯美盛夏
《山东工人报》(2025年06月30日 第A4版)
  □钱国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万物蓬勃,这一季节的独特魅力在宋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于今吟咏,仍能真切地感受到破空而来的清凉与诗意。
  盛夏的荷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和亭亭玉立的优雅姿态,成为宋代词人争相歌咏的对象。周邦彦的《苏幕遮》堪称咏荷词中的巅峰之作,其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句,被王国维誉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词人清晨醒来,看到旭日晒干了荷叶上残留的夜雨,清澈的池水中,圆润的荷叶在晨风中挺立,这一画面既清新自然又充满动感。“一一风荷举”5字尤为精妙,连用两个“一”字,生动而传神地展现了荷花的群体之美与个体之姿。“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语言简练却意境全出,描绘了一群少女夏日泛舟、醉酒晚归的情景。“误入藕花深处”既写出了荷塘的茂密广阔,又暗示了少女们的天真烂漫;而“争渡,争渡”的急促节奏与“惊起一滩鸥鹭”的视觉描写,则使整个画面瞬间生动起来,读者从鸥鹭惊飞的画面感中,仿佛能听到翅膀拍打水面的声音和少女们的惊呼笑声。
  无缘享受现代空调的宋代文人,发明了许多充满艺术气息的消夏方式。苏轼的《菩萨蛮·夏闺怨》以回文形式展现了一幅闺阁消夏图:“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这首词正读反读皆成意境,描写了夏日午后庭院中柳丝低垂、闺人昼眠的场景,同时也记录了宋人用冰块解暑的生活习俗。贺铸的《南歌子》则捕捉了夏日疏雨带来的片刻清凉:“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稀疏的雨点落在池塘,泛起涟漪;微风拂来,吹动衣袖,词人不直接写人的感受,而通过 “池塘见”“襟袖知”的拟人化手法,让自然景物成为感知清凉的主体,构思新颖独特。王之道在 《千秋岁》中描绘了夏日清晨风散雾后的清爽:“薰风散雾。帘幕清无暑。萱草径,荷花坞。幽香浮几席,秀色侵庭庑。”和风吹散晨雾,帘幕内外暑气全消,萱草径旁,荷花坞边,幽香飘入室内,秀色映入庭院——宋人纳凉的方式堪称别具一格。
  宋词中还有一类描写农家盛夏生活的作品,它们以朴实的语言记录了夏季农事的繁忙与乡野的情趣。比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夏夜乡村的宁静与生机,明月、清风、鸣蝉、稻香、蛙声、疏星、微雨等夏日元素有机组合,既写出了夏夜的特有景致,又透露出词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很有生活情趣。
  宋词中的盛夏也常常蕴含着一定的哲理与思考。柳永在《永遇乐》中写道:“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温暖的夏风化解了人们心中的烦闷,白昼的景色清新和谐,正是雨后初晴的美好时光——体现了宋代词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与认知。毛滂在《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中捕捉了夏日午后的静谧时刻:“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在一片树荫下,享受半日的悠闲,松窗前的午梦初醒——短短两句,便写出了对时光流逝的不舍和对“慢生活”的憧憬。
  宋词中的盛夏世界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情趣。当我们在盛夏酷暑中烦躁不安时,不妨翻开宋词,在宋人用文字营造的美好意境中,寻得一方心灵的荫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