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回复: 0

被遗忘的石头有了“艺术范儿”

发表于 2025-7-1 10:01: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场目击】
  光明日报记者 冯家照
  夕阳熔金,染红了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的溪水。溪畔,不锈钢雕塑《沐浴星光》的曲面折射出粼粼波光,与岸边的彩绘墙壁、石板路上跳跃的孩童,构成了一幅山村艺术图景——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正因一场名为“艺术点亮乡村”的蝶变而声名鹊起。
  “以前这水沟边,就是堆放杂物的烂泥滩,味道难闻得很。”村民老陈指着脚下整洁的步道和点缀其间的艺术品感慨,“现在好了,城里人专门开车来看我们村的‘艺术厕所’,听听都稀奇!”
  他口中的“艺术厕所”,是金谷村“点石成金”的创作之一。金谷镇副镇长张锦川带记者来到一处设计独特的公厕前:混凝土基座上覆盖着当地特有的叠石,造型粗犷又充满现代感,巧妙地将实用设施转化为一件融入环境的大地艺术品。
  “本村的艺术家自行设计,荒滩石、旧农具都成了艺术创作的材料,做出了城里人都稀罕的‘网红打卡点’。”张锦川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金谷村的蝶变背后,正是福建省委宣传部精心打造“艺术点亮乡村”品牌,持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生动实践。安溪县将金谷村作为文化振兴试点,投入专项资金1800万元,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系统改造基础设施。
  “你看,”张锦川给记者展示规划图,“我们完成溪岸道路‘白改黑’2.3公里,新增艺术栏杆1.5公里,新增车位120个……艺术,真让咱这山旮旯‘活’起来了。”
  最直观的回报,是旅游数据的跃升:村集体门票收入从零猛增至去年的80万元,已有12户村民依托艺术景观开办了主题民宿。昔日堆满杂物的烂泥滩、荒废的老屋,如今成了游客流连忘返的艺术空间和村民增收的“金饭碗”。
  夕阳下,伯勒溪谷艺术餐厅飘出咖啡香,学生的写生画板上,山村新貌正与潺潺溪水共绘振兴画卷。从寂寂无闻到声名鹊起,金谷村那些曾被遗忘的石头与草木,正在时代光影里化作一场“展览”,点亮乡村的晨昏。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30日 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