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0

“考后经济”折射青年消费新特点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闻随笔】
  作者:张小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高考落幕,一场由青春驱动的消费浪潮也席卷而至。传统意义上的“电子三件套”奖励性消费依然火热,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高考后两周内3C产品销售额同比激增172%。与此同时,新的消费热点正在涌现,如以旅游为代表的“情绪型消费”和以考驾照、健身塑形为代表的“发展型消费”。“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成为一种成人礼仪式,数据显示,考后三日内的旅游产品预订量环比增长88%。
  这些消费行为的背后,是考生将考后时间视为个人能力与形象管理的投资窗口,体现了从单纯物质满足向人力资本预投资的转变。消费的内涵在拓展,从单一的“补偿犒赏”走向“投资成长”与“自我实现”的复合驱动。“考后经济”成为撬动消费市场的焦点,呈现出显著的新特点。这不仅是一场规模上的狂欢,更是一次结构性的升级,折射出中国青年消费的新趋势、产业升级的新动向以及社会观念的新变迁。
  敏锐的市场主体早已不满足于大水漫灌式促销,而是更精准地去捕捉青年群体的细分需求。针对宿舍生活,企业开发出“迷你电器”,催生出规模可观的小家电细分市场。文旅产业则深挖文化内涵,比如,故宫文创的“状元及第”盲盒首发日销售额破千万元,敦煌莫高窟凭借“高考准考证半价”政策,成功将文化探索类线路在当地旅游市场上的占比从15%提升至38%。这标志着“考后经济”正从供给侧发生着深刻变革,企业通过文化赋能消费,将商业行为与青年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认同紧密结合,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创体验的跃升。
  消费的主体在迭代,年轻人正以其独特的审美体验与互联网思维重塑消费范式。一个显著特征是国潮消费的崛起。据数据统计,00后考生的国产品牌购买率高达78%,较父辈同期高45%。这不仅是消费偏好的选择,更是文化态度的表达,为国货品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共享经济的理念被灵活运用于知识领域,付费共享大学优质笔记的平台在上线三个月内估值便突破千万。这些新现象表明,成长于数字时代的青年一代,其消费决策更趋理性、务实,并善于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来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要让这幅青年消费图景的底色更亮,需要家庭、企业、社会以及政府多方协同发力。对家庭而言,需重塑奖励的内涵。消费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家长需要从观念上转变,将一次性的物质馈赠,升级为引导孩子进行财务规划、培养理性消费观的契机。对企业而言,应彰显责任担当,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打造有温度、负责任的商业模式,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同。对社会与政府而言,应筑牢引导与监管的防线。从源头构建理性消费的防护网,为“考后经济”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归根结底,“考后经济”折射出青年一代的消费趋势、价值倾向,以及如何走向未来的诸多选择。我们乐见这股浪潮激发经济活力、推动产业创新,更期待它能成为青年认识社会、规划人生的第一堂实践课。当消费回归需求的本真,当成长超越物质的堆砌,那些在消费浪潮中打捞起的理性锚点,终将成为支撑他们扬帆远航的精神灯塔,让每一笔支出都成为照亮未来的星光。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30日 0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