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掘进区刘 于 2025-7-3 10:09 编辑
生活的记忆 刘永军 我是个70后,童年的时光在衡水景县的农村度过,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还不富裕,吃穿住行等方面都满足不了生活需求,所以,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还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 就拿穿衣来说吧!记忆当中,衣服无论从色彩、质地还是从样式来说,都丰富起来,穿得暖的问题已经解决,虽然还有人穿打补丁的衣服,但大多数人的穿着已经是既大方又漂亮了,但衣服是不常常买的,毕竟收入不高,大人们为了保持体面,会根据当时流行的趋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添置一件新衣服,但也只限于一件而已,孩子们除了在过年的时候添置新衣服,平时就很少有这样的待遇了,除非是一件衣服已经真的是不能再穿(最主要的原因是个子长高),否则是不会去添置新衣服的,尤其是家里孩子多的家庭,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非“物尽其用”不可。鞋子比较简单,除了生活条件少好一点家庭的大人们有皮鞋,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布鞋,冬天是穿条绒面的布棉鞋。鞋上打补丁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男孩子们的鞋,没有补丁反而是不正常的,因为太淘气了,上山下河就是那一双布鞋,磨破了不打补丁,再换双新的,谁家有那闲钱。 说起穿鞋,我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不会总拿脚当刹车,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愣是把鞋底子磨了一个洞。春夏秋三季还好说,冬天可就真“受罪”,普通的家庭,孩子们都是穿得家里自己制作的“棉衣、棉裤”,毛衣毛裤很少,毛线贵,“棉衣、棉裤”穿在身上非常笨重,薄了不抗冻,农村的冬天是非常冷的,数九天气,都在零下30度,厚了不合适,笨重是一个原因,关键是你到哪儿找一件肥大的上衣和裤子去罩棉衣、棉裤,当时,只要个别家里富裕的孩子,有直接买来的棉大衣穿,真的很少,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班里50左右个同学,有棉大衣的最多一两个,也没人嫉妒,也没人攀比,因为大家几乎都一样,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东西。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物质需求和生活的品质也有了一定的追求。网上购物成为时尚,再也不用穿衣、穿裤、穿鞋而发愁,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工作单位: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辛安矿 邮编: 056200 手机: 15075014933 (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