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回复: 0

高温天里的“绿色智慧”: 沪上企业节能减排妙招连连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动报记者 陈宁

  炎炎夏日,上海气温持续攀升,城市用电负荷不断加大。当市民家中空调全力运转之时,一场关于节能减排的“清凉革命”正在沪上企业间悄然展开。记者了解到,从居民身边的充电难题到工厂车间的用水细节,从楼宇的 “智慧呼吸” 到海岛的能源革命,沪上企业用一个个接地气的创新实践,让绿色发展既见实效又暖民心。

  废水“重生”:从车间到池塘的奇妙旅程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水资源完成了一场神奇蜕变。工厂技术人员自主设计打造的“赛博光漪池”,池中游弋的锦鲤和绽放的睡莲,其水源全部来自工厂废水处理系统的“再生水”,水质远超上海市三级排放标准。

  不仅如此,98%的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让这座工厂每年回收的中水超过40万吨,处理后的废水不含一类重金属。在2023年,特斯拉全球单车用水量已降至2.48立方米,比行业平均水平省水超过26%。

  高温天气,上海用电负荷不断攀升。而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Megapack储能系统成为缓解电网压力的关键利器。

  据了解,单台Megapack储能规模超过3.9兆瓦时(约3900度电),为应对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核心解决方案。就在6月20日,特斯拉完成了中国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签约,临港新片区构网型零碳能源国际合作示范中心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可参与当地电网调峰调频及电力市场现货交易,促进临港地区新能源消纳,解决上海市每年迎峰度夏的调节需求。

  海岛微网:派能科技为偏远地区送清凉

  在上海之外,派能科技的节能减排创新同样惠及偏远地区。2023年,该公司在浙江北麂岛部署6.75MWh离网储能系统,为这个距离大陆37海里的孤岛织就全国最大的海岛微电网。

  白天用光伏发电,晚上用储能系统供电,彻底替代了柴油发电机。该系统每年替代柴油发电180万度,减少1795吨碳排放,相当于在这个5.6平方公里的海岛上种下10万棵树。

  在上海市区,派能科技的储能技术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某高端酒店内,12台液冷储能一体柜如同“智能管家”,基于实时电价自动充放电,使酒店年用电成本降低15%,相当于减碳1000吨。

  海纳工程院:一座会“呼吸”的智慧楼宇

  矗立在普陀区真如副中心的海纳工程院,正以其独特的“呼吸”节奏应对着高温挑战。它不仅仅是用电者,更像是一个能思考、会调节、自给自足的“生命体”。

  它的“呼吸”秘诀在于其创新的设计。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小型发电厂:设计师巧妙地将单晶硅光伏板“飘”在屋顶,将柔性晶硅光伏融入竖向遮阳板,甚至在玻璃栏板中嵌入透光薄膜光伏(碲化镉)。这些“发电皮肤”年发电量可达12.88万度,能满足大楼照明和通风的用电需求,相当于大楼近五分之一的电力实现“自给自足”。

  不仅如此,建筑内部配备了一个强大的“智慧能源大脑”——双柔性负荷调节系统。它配备了大型“充电宝”(磷酸铁锂电池),在电价低时充电,电价高或用电高峰时放电,不仅省钱,还平滑了用电曲线,减轻电网负担。更智能的是,停车场配备了智能充电桩(V2G),这些桩不仅能给车充电,还能在电网需要时,让电动车把电“吐”回电网。

  系统根据大楼用电、光伏发电及车辆情况智能调节,让每一度电都物尽其用,使建筑具备了30%以上的负荷调节能力。

  高温下的上海,企业创新节能减排实践为城市注入一股“绿色韧性”。从废水养鱼到海岛微网,从工厂节能到电网调峰,这些创新实践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也为城市应对高温天气提供了更多弹性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