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助力写作】写歌词的技巧和方法

发表于 2025-7-4 07:50: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小鹏写歌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鹏,一个每天都分享写歌技巧的一个伙伴。

歌词是旋律的翻译器,也是情感的显微镜。掌握这三个核心技巧,让文字与音符共舞:  

1. 意象的“三级跳”

一级:捕捉生活细节(便利店加热的饭团、地铁玻璃上的雾气指纹)

二级:嫁接感官体验(“思念是毛衣静电噼里啪啦作响”- 触觉转听觉)  

三级:注入情感暗码(陈奕迅《红玫瑰》中“玫瑰的红/容易受伤的梦”)  

日常可做“意象三连击”训练:把“孤独”先写成具体场景,再转化为声音/味道,最后嫁接情感隐喻。  

2. 押韵的“游击战术”

主歌:用内韵埋线索(如“路灯**颤抖**/影子**消瘦**”)  

预副歌:换韵脚造悬念(毛不易《消愁》:“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清醒的人最荒唐”)  

副歌:双押强化记忆(邓紫棋《泡沫》:“美丽的泡沫/虽然一刹花火”)  

避免全篇押韵疲劳,参考方文山在《青花瓷》中“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弹性押韵法。  

3. 结构的“折叠艺术”

时间折叠:在副歌插入倒叙(《后来》用“那时候的爱情”闪回青春)  

空间折叠:主歌写城市夜景,桥段切到童年阁楼(如李荣浩《年少有为》)  

视角折叠:第二段主歌切换人称(梁静茹《勇气》从“我”到“你”的视角转换)

新手可从“三明治结构”入手:现实场景→回忆闪回→现实升华。  

终极心法:写完歌词后,用方言朗读三遍。潮汕话的九声六调能检验旋律适配度,东北方言的爽利感可筛查冗余字词。正如林夕所说:“好歌词要经得起默读,更扛得住呐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