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回复: 0

古画里的小暑意象

发表于 前天 20: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5年07月04日 第A4版)
  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深入与炎热的加剧。在这个时节,古人如何消暑纳凉,成为众多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在众多描绘小暑意象的古画中,元代刘贯道的 《消夏图》无疑是一幅极具代表性的佳作。画面中央,一位文士赤膊躺于卧榻之上,袒露上身,赤足叠腿而卧,显得极为自在。他右手轻拈拂尘,左手执书卷,目光凝视前方,仿佛在沉思或品味着什么。卧榻的左侧设有一方案,案上陈设有茶具、砚台、书帙、瓶插灵芝以及挂有铜钟的乐架等物,显示出主人的风雅品味。方案前还绘有一矮几,其上置有冰盘,盘中盛放着瓜果,用以消暑。画面的右侧,两名侍女款款而来,她们身着长裙,头配花饰,仪态娴静文雅。其中一名侍女怀抱包裹,似乎为主人送来所需之物;另一名侍女则手里拿着长柄扇,为文士扇风送凉。在卧榻后面,设有一架画屏,屏风所画内容为本画的第二重画面。屏中右侧又绘有一榻,一人闲坐其上,闭目遐思,显得极为闲适。榻上左侧置有一书案,案上陈设着笔架、砚台、书册和一投壶等物。榻的右侧,有一童子手执博山炉立侍于旁,为室内增添了几分香气。屏画的左侧,还画有一方桌,桌上为茶具等物,桌前则有一莲花状风炉,炉旁有两童子在煮茶,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小暑标志着夏季的深入,天气炎热,人们纷纷寻找避暑之法。 《消夏图》正是这样一幅生动展现古人夏日生活的画作。画中的器物陈设,如冰盘、瓜果等,都是古人夏日避暑的常用之物。而瓜果则是夏日里常见的消暑佳品,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带来一丝丝清凉。
  刘贯道在 《消夏图》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图,将古人夏日的避暑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幅画不仅是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更让我们得以窥见元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说起古人消暑,宋代佚名的两幅画,更能体现小暑的意象。
  一幅是 《柳荫高士图》。在这幅画中,古柳树下的高士头戴葛巾、袒胸露腹、赤足席地而坐,面前展开着手卷,酒樽满盈,仿佛正沉浸在微醺的独酌之中。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人纳凉的方式,更传达了一种 “心静自然凉”的人生境界。在炎热的夏日里,高士选择在柳荫下独酌,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清凉,这种生活方式与小暑节气的炎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从艺术角度来看, 《柳荫高士图》以其生动的构图、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宋代人物画的佳作。画中的高士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能够跨越时空与观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而柳荫下的清凉与宁静,也为观者提供了一种在炎炎夏日中寻找清凉与宁静的视觉体验。
  另一幅是 《槐荫消夏图》。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文人袒胸赤足,仰卧在凉榻之上,闭目养神,怡然自得。他的身旁,一棵高大的槐树伸展着茂密的枝叶,为他提供了一片凉爽的庇护所。榻旁置有一面绘有雪景寒林图的屏风,与盛夏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几分清凉之感。这种场景,无疑是对小暑时节人们消暑纳凉生活的一种艺术再现。此外, 《槐荫消夏图》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构图,展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画中的文人形象、家具形制、器物陈设等,都透露出一种高雅而闲适的气息,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在古画里看小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悠远的时代,亲身感受夏日的风光与人文。这些画作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那份来自古代的夏日情怀。
                魏益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