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张翀 本报通讯员 蒋萍 周世玮 潘生辉
《工人日报》(2025年07月06日 02版)
7月3日,湖北省总工会、武汉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2025年“千名劳模工匠助企行”——焊接技术专场活动,在中国一冶焊接培训技术中心举行。活动组织焊接领域劳模工匠深入一线,为多家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服务。“要把技术本领变成助企发展的‘金钥匙’,在解难题、促转型中当先锋。”来自中国五矿所属的中国一冶焊接培训中心的全国劳模、焊接领域高级技师赵宗合向全市劳模工匠发出倡议。 “千名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是湖北工会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举措之一。日前,湖北省总制定印发《关于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先进典型人物示范引领作用的意见》,提出着力构建“培养—使用—宣传—礼遇”全周期工作体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雪荣表示:“湖北工会将通过全省职工群众先进典型人物的全周期工作体系,全面激发全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的聪明才智,团结激励全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为支点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充分展现党的工运事业百年新起点上湖北工会的担当作为。” 重培育,构建省市县企联动工作体系 在宁波、舟山间的金塘水域,波涛之下54米,26岁的中国铁建劳模、中铁十一局集团城轨公司甬舟铁路项目大盾构一队盾构操作手孙文博,正操控“钢铁巨龙”穿行海底,参与掘进世界最长、直径最大的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大盾构管片上浮控制、海底带压换刀等多项技术难题。 从一名中专毕业的劳务工人,成长为技术能手,孙文博精湛的技艺缘于武汉。中铁十一局重装公司培训基地源源不断培育盾构人才:4位“国字号”盾构工匠、3位荆楚工匠,3000多名盾构产业工人从这里走向全国。 近年来,湖北立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培育先进典型,坚持“分级分类、重点培育”原则,构建省、市、县、企四级联动培育工作体系。湖北省政府出台省劳模管理办法,省总工会出台湖北五一劳动奖评选管理和荆楚工匠人才培养工作实施办法,全省各级工会建立“基层推荐+竞赛选拔”的选树工作体系,探索职工自荐、社会举荐、专家推荐等方式,拓宽职工群众先进典型的选树路径。 目前,湖北省委已将省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等纳入表彰项目,固化省五一劳动奖每年一次评选周期。截至目前,湖北省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49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108人,湖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6089人,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869人,荆楚工匠639人,市级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8909人。 强效能,助力先进典型“传帮带” “宜昌磷矿资源的特点是富矿占比少、中低品位矿占比较多,该如何合理、高效利用好磷资源?”这是湖北省总今年在宜昌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区开展“千名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的一个场景。活动中,来自化工行业的5位劳模工匠兼“技术大咖”组成的助企服务队,深入企业生产车间,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劳模工匠们给出的技术指导很实用。”湖北三宁化工石宝山新材料分公司维修钳工、高级技师陈拥军说。 今年3月,湖北省总启动专项行动,聚焦湖北“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成立了10个优势产业劳模工匠助企服务队。 这是湖北积极发挥职工群众先进典型“传帮带”作用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湖北还推动职业院校聘任劳模工匠担任“产业教授”,创建省级工匠学院12家,促进劳模工匠进校助教“以匠育工”。全省建成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940家,创新工作室联盟73家;推行“导师带徒”制度,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全省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028.48万、327.98万,较2017年底分别增长35.7%、49.1%。 湖北以省级人大名义出台《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决定》,省政府印发深入开展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通知,省总工会广泛组织劳动和技能竞赛、职工“五小”成果征集、“工友杯”职工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带动全省每年开展双“百千万”劳动和技能竞赛超过3万场次,涌现“五小”创新成果30余万项。 重激励,营造“学赶先进”创业氛围 “工资每年都上涨,技能‘含金量’直接体现在工资单上,咱技术工人劲头更足了!”宜昌兴发集团机械设备维修技术骨干龚剑从普通技工成长为宜昌市技能大师,不仅年薪实现三级跳,更两次获得公司股权激励。 在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先进典型引领效应过程中,湖北注重长效激励、待遇倾斜,增强职工群众先进典型人物获得感、归属感。湖北省委、省政府及省直相关部门出台激励政策文件10余项,就社会礼遇、经济待遇、困难帮扶等方面提出系列激励举措。湖北省总定期向省委汇报劳模工匠工作情况,并通过联席会与相关部门沟通会商,凝聚落实待遇的工作合力。 在湖北省总持续开展的“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一大批职工群众先进典型人物纳入“湖北工人大思政课”专家名师库。湖北省总加强“月月是五一”宣传策划,积极运用城市公共空间:武汉建成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开通“五一劳模号”地铁专列;荆州、十堰、恩施开通“劳动者号”公交专车;宜昌建成五一劳动广场、上线数字劳模工匠馆。 近年来,湖北省劳模工匠宣讲团和5600多支宣传小分队,开展主题宣传宣讲5万多场次,覆盖职工群众3000多万人次,营造了“学习劳模、尊崇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当前,湖北正在持续优化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先进典型建功活力,带动全省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学赶先进、争创一流,在支点建设中担当主力军、唱响劳动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