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在苦难中挺立 在沉默中坚持----读余华《活着》

发表于 昨天 09: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泽仁

读完余华老师的《活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着一定要把内心的感受记录下来。这本书仿佛是一个沉重的铁锤,狠狠砸进我的内心深处,砸碎了我对“活着”这一词语浅薄的理解。它不喧哗,不煽情,却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农民一生的苦难史。而最终我却发现,它讲述的,是我们所有人活着的方式。

在余华老师笔下,我仿佛走进了小说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感同身受地经历着他所经历的一切。徐福贵本是个地主家的少爷,贪赌、挥霍、毫无责任感,但命运并未因他的悔改而手下留情。从失去家产到儿子意外离世,从妻子病逝到女儿难产而死,生命中的每一根支柱都在岁月中坍塌,最终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拉着犁过完余生。

最让人痛心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死亡,而是这些死亡都发生得那样平静,甚至麻木。儿子有庆是在“为革命服务”时死去的,女儿凤霞的死是因为当时医疗资源的匮乏,女婿二喜被水泥板砸死,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这些仿佛不是人为的悲剧,而是历史的必然、生活的必然。在那个年代,生命的分量轻如鸿毛,风一吹就散,而人们的苦难却又沉重得令人无法转身。

相比于龙二来讲,福贵无疑是幸运的。福贵虽然历经苦难,但至少还活着,有机会体验生活的冷暖。而龙二,因土改被枪毙,生命瞬间结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因此,福贵在生命的完整性上是幸运的,他能品味生活的苦与乐,感悟生命的真谛。

最让我动容的不仅是福贵的遭遇,更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种种苦难之后,仍能乐观地对苦根说出“这两只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养大了就变成了牛,我们啊,也就越来越有钱啦”这样积极向上的话语。他的活着,不是为了希望,不是为了抗争,而是为了活着本身。他早已没有可以依靠的亲人,却仍然每天牵着牛去田里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对生活没有太多期望,也没有抱怨,只是默默接受、继续前行。

在当下快速节奏的生活里,我们常常焦虑于“活得有意义”“活得精彩”,但《活着》给出的答案却是: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它不是一种理想,而是一种现实,一种在苦难中坚持不倒、在风雨中继续前行的能力。

余华老师在序言中写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起初我对这句话很迷茫,觉得空洞,但在读完全书后才渐渐明白,人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物而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