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案 例】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作为一名东北人,能回到家乡参与建设,我感到无比光荣。”中央财经大学2025届财政税务学院硕士毕业生左芮熙,即将作为一名辽宁省选调生入职大连市财政局。她的选择,正是中财大鼓励学子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缩影。随着毕业生即将离校,中央财经大学正加速提供就业服务,为毕业生就业全力冲刺。 在众多奔赴全国各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中财大学子背后,是学校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契合毕业生职业发展诉求,不断畅通学生就业渠道的努力。 “学校与青岛、苏州等11个地市落地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校地合作项目,共同开展‘青苗工程’暑期实习实践活动,以新引擎、新动力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保障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均衡多样。”学校就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青苗工程’已覆盖14省24市,371名在校学生深度参与,成为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池’。同时学校与浙江、广州等6省7地联合举办校园招聘会,以多类别、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引进与校园招聘活动,搭建更多促进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渠道、新平台。” 5月—6月,学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举办为期三周的基层就业训练营,面向2025届赴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和有志于赴基层就业的在校生,通过线上线下授课、实地走访调研、现场教学等形式,助力基层就业毕业生掌握农业农村新技术、了解智慧社区建设新思路、提升一线工作实务能力。训练营里,社区工作人员搭建的数字化社区数据库让左芮熙印象深刻。“通过这次生动的‘基层工作实践课’,我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而且打开了思路、学到了方法,对未来扎根基层充满了期待与信心。” 令她更为受益的,是求职路上学校的全方位支持。“学校的平台优势,让我能够顺利获得优质的就业机会。来自‘中财就业’公众号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的权威信息帮助我们避免受到虚假宣传的误导;学校还举办多类型、全周期的求职辅导,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就业准备;定期举办基层就业政策宣讲会,邀请往届学长学姐分享基层工作经验;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在求职的每个阶段都给予了专业指导。” 为拓展毕业生就业领域,深化校企合作,今年4月,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带队赴中国一汽走访,调研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推进产教融合,努力实现财经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搭建校企沟通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人力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目前正积极推进与中财大合作的就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旨在构建‘实习—预就业—正式录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闭环,实现财经专业人才的精准输送。”他表示,“公司还将在推进产学研协同、打造人才共育等方面与中财大深度合作,联合培养既懂金融理论又懂实体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在产教融合的重点项目中挖掘优秀人才,推荐高水平专业人才入企就业。” “未来,中央财经大学将不断夯实就业主渠道基础,同时围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精准对接财经管理人才需求,深入挖掘更多岗位供给,持续开拓毕业生就业新增长点,引导更多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当好建设金融强国的高校主力军。”马海涛说。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8日 1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