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重访“光腚屯”
蒋 巍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9日 第 20 版)
行走山水间,大地就是时代的剪影。
半个多世纪了,我像被岁月磨得锃亮的老犁杖,翻卷起一行行有血汗味的黑土地,又如同一本边角起皱的大书,每页都写满了生活的沧桑。记得下乡北疆的第二天我就下地扶犁了,那东倒西歪的样子让乡亲们哈哈大笑,老黄牛气得斜眼瞪着我,那意思是你一个假把式,逗谁玩呢!后来,队长让我驾马车,我载着乡亲们在路上跑,一路上胡吹海侃,那场景让我至今难以忘记。
那个年代日子艰辛,锅里经常是清汤寡水。我曾写过黑龙江有名的“光腚屯”,因为贫穷,男人们用化肥袋子扎起来当裤子穿。改革开放后,日子越过越亮堂,老支书看村里盖新房的多了,办了个集体所有制砖厂,没几年全村人家都有了新气象。老支书请我去参加新村史馆揭幕,红绸飞扬的秧歌队一直舞到十里八乡。乡亲们身上全是簇新的衣裳,但脸还是黑黑的。农家人嘛,自古如此,不在乎。
前不久,借回哈尔滨探亲之机,我又故地重游。放眼望去,高楼林立,车流滚滚,一排排小花园式的红砖别墅,村民已经住进一多半了,这可真是天翻地覆的巨变!可奇怪的是,那些养殖大户、农机大户、运输大户、商贸大户,新时代诞生的富裕户们多半不在家。问一位女大学生村干部,他们都忙啥去了?咋不在家搞生产?她笑说老师你还老观念啊,现在谁还在家待着?庄稼熟了,人家在外地一个微信,粮食未动,信息就进了电脑,钞票未见,进款就转入手机。收小麦割大豆,由现代化的农机队进行,一切都自动化、数字化了。
黑龙江土地肥沃,攥一把直出油。我乘车到一望无际的田间转了转,几乎看不到人影,吃苦耐劳的老黄牛也变成优哉游哉的黑白奶牛,那叫一个养尊处优!转过一处缓坡,霍然发现十几名妇女正在一排排绿丛间劳作。她们都头顶大草帽,脸蒙大口罩,手戴线手套,还用五颜六色的纱巾把秀发遮得严严实实,有的还戴着墨镜,究竟长啥模样,谁也看不清了。
众所周知,大江南北,城里的姑娘都怕晒黑,晴天也打着伞姗姗而行。而今,盛夏的田野上,村里女人为了防晒,纷纷系上各色纱巾。风吹来,纱巾在青山绿野中轻舞飞扬,个个像盛开的花朵。这虽是日常的一幕,却把我感动了。试想,以前农家的二姑三嫂大姑娘,哪个不是风吹雨打,皮肤被晒成小麦色?她们可曾想到,现今的农家姑娘下田时竟然把自己装扮成了“纱巾军”?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变化,谁说农家的女子就不能这样呢?既把活干了,又保护了皮肤,生活好起来,人也要美起来,这就是心气啊。
多彩的纱巾,已经成为乡村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