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政策筑基 平台赋能 产业驱动 技能提质 区域协同
本报讯 近年来,会泽县聚焦“政策、平台、产业、技能、协同”五维体系构建就业生态闭环,推动就业服务从“粗放型”向“精准化”升级、就业结构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跨越、就业模式从“零散化”向“生态化”转型,实现就业质量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 ——政策筑基,点燃就业创业“强引擎”。会泽县构建全链条政策矩阵,构建覆盖“劳动力—服务端—企业端”的26项政策体系。就业帮扶车间每吸纳1名脱贫劳动力便可按工资额的15%给予奖补,目前全县有96家帮扶车间,吸纳4077人就业,已兑付奖补166.21万元。同时,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助力11.28万人实现跨区域就业。2024年为286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1216.23万元,向25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70.59万元,惠及职工8370人。 ——平台赋能,织密智慧就业“云网络”。会泽县创新党建引领服务模式,首创“党组织引领+四级主体联动”劳务服务体系,378个村级劳务合作社、620名专业经纪人与县乡服务中心协同,开展专场招聘会57场次,对接15.8万个岗位,推动30.2万名劳动力实现异地就业。构建“县、乡、村、户”四级信息发布网络,每月更新1万余个岗位,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建成1个规范性零工市场、25个零工驿站,打造“3分钟就业服务圈”,“会泽职通车”平台累计匹配岗位2.9万人次,推动零工经济规范化发展。 ——产业驱动,打造稳定就业“增长极”。会泽县聚焦园区经济与特色产业,打造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该县以产业园区和搬迁安置点为重点,引进电子元器件、服装加工等82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楼上安居、楼下就业”。园区企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2.9万人。依托草莓、肉牛等优势产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集群,培育76家龙头企业1399个合作社851个家庭农场,带动6.8万人参与全产业链,脱贫人口人均年增收超1.2万元。建成省级创业园区3个、转移就业示范基地14个和就业帮扶车间96个,吸引2000余名返乡人员创业就业,创业园区年产值达3.5亿元,带动就业超5000人。 ——技能提质,锻造人才竞争“硬实力”。会泽县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围绕劳务输出和县内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195期,针对重点项目开展砌筑、电工等技能培训6.2万人次。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专项行动,派出稳岗工作组6个,对接2.5万个岗位,开展就业服务1500人次。 ——区域协同,开拓就业扩容“新蓝海”。会泽县建立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与浙江、上海、福建、江苏等30余个省市建立战略劳务合作关系,通过“点对点”输送、“一站式”服务,向浙江、江苏等地输送劳动力1.1万人。搭建“互联网+劳务”大数据平台,打造“会泽职通车”小程序,健全岗位信息收集、供需匹配等机制,建立弹性精准用工模式,让务工人员实现“指尖上的岗位”匹配。 刘少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