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邢承木 于 2025-7-9 16:43 编辑
应急预案“瘦身”值得借鉴
■邢承木 据近日中国应急管理报道,5月21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出现最大降雨量达130毫米的强降雨。次日凌晨,平正乡部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风险斜坡点出现险情。该乡按照“一纸预案”迅速响应,有序开展救援救灾工作,安全转移群众18户40人,成功避险。事后总结,该乡党委负责人认为,成功避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以前的应急预案进了“瘦身”,由40多页厚厚的一本书简化为符合实际、简单实用的5页的“一纸预案”,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仍有不少单位企业的应急预案显得非常“臃肿”,动辄数十页甚至上百页,照搬上级模板,内容冗长繁杂,最终沦为办公室里无人问津的“摆设”。这深刻表明,应急预案“瘦身”很有必要,唯有摒弃形式主义,突出实用导向,才能让预案在关键时刻真正“派上用场”。 当前,部分单位企业的应急预案陷入“以长为全”的误区。盲目追求篇幅厚重,将各类文件条款、理论说明堆砌其中,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重点模糊。这样的预案不仅让执行者难以快速抓取关键信息,更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因流程繁琐、职责不清而贻误战机。应急预案的本质是应对危机的“行动指南”,而非展示工作成果的“文件汇编”,脱离实用与可操作性,再厚的预案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平正乡的实践为应急预案“瘦身”提供了生动范例,值得借鉴。将原本厚重的40多页内容精简至5页以内,聚焦“谁负责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等核心问题,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清晰的行动路径。这种删繁就简的做法,让应急预案回归本质,使每一位执行者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自身职责,迅速展开行动。当暴雨侵袭时,正是这份“干货满满”的预案,让乡干部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群众转移,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实现应急预案“瘦身”,需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各不相同,应急预案不能搞 “一刀切”,更不能简单照搬上级模板。各单位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深入分析潜在风险,结合人员配置、物资储备等情况,制定贴合实际的应急预案。通过实地调研、模拟演练等方式,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剔除冗余内容,确保预案的每一条款都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瘦身”后的应急预案,还应注重语言通俗易懂、流程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冗长复杂的句式,采用图表、流程图等直观形式呈现关键信息,让一线工作人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同时,明确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将任务细化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应急响应环环相扣、高效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真正实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应急预案“瘦身”,瘦的是冗余内容,增的是实战效能。在风险隐患日益复杂的今天,尤其是目前已进入主汛期,极端天气多发频发,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风险高,每一个单位、每一家企业都应深刻认识到,一份好用、管用的应急预案,是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唯有以实用为导向,推动应急预案“瘦身健体”,才能让应急预案真正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救命宝典”,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