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8|回复: 0

我的“协议工”生涯

发表于 2011-9-29 18:20: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村人,称为“农民工”。殊不知,早在20多年前,我们这些“农民工”就走进了矿山,只不过那时的名称为“协议工”,现在早已成为了历史。

    为解决劳动力的不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矿上在矿工子弟中招收了大批“协议工”。当时是以多经公司的名义招收,签订的临时协议都是与当时的多经公司签,矿上只是作为用人单位安排我们的工作。1988年3月,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协议工”来到渝阳煤矿(原打通二矿)。

    当时,矿上员工分为正式工、合同工和我们这些协议工三种,在与人调侃时自称为“三等工”,心中也有许多酸楚。与正式工、合同工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没有户口,没有口粮,连当时配发给员工的班中餐都要我们拿粮票才能领到。所以每月收集粮票是我们工作之余的一件大难事,而收集粮票的辛酸只有我们这些从农村来的协议工才能体会。好在我们都是矿山子弟,父亲兄长都在矿上工作,每月从他们的口粮中匀点,再到外面购买些也能勉强度日。那时最大的喜悦莫过于收到花花绿绿的粮票,仿佛这就是自己基本生活的保证。不过说实在的,工资待遇方面还是比较公平,都是计件工种,多劳多得,医疗、劳保方面还是基本与其他员工享受一样的福利,只有少许的差距。后来还陆陆续续招收了好几批协议工来到矿山。到了1992年后,国家取消了口粮供应,才彻底打消了我们心中对口粮的担忧。

    在1997年时,矿山员工全都改制成了合同工,协议工随即成为了历史。而我们这些协议工经过多年磨练,也都成为了矿山的生产主力军,奋斗在各条战线上。如今,矿上招收的新员工,一进矿就签订劳动合同,享受与其他员工一样的待遇,再也不会有我们曾经的遭遇。


    (宋友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