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回复: 0

逆行西部的钢铁守望者——记中铁物贸成都公司新疆经营中心服务主业的担当故事

发表于 昨天 11: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山的风,在冬日里裹挟着碎雪与寒霜,从山口呼啸而下,穿越沟壑与谷地;伊犁河谷的卡口前,疫情防控尚未松动,运输车辆列队等候在清晨薄雾中,货物在寒风中沉默伫立;而在山与山之间,一根根钢筋、一车车水泥,正穿越冰雪与疫情的阻隔,向着中国中铁重点工程项目——G577精伊公路项目稳步集结。
  这些物资的背后,是一群沉默无闻却始终奋战在最前线的“钢铁守望者”。他们没有站在聚光灯下,却用脚步丈量边疆,用担当保障主业,用信念支撑建设。
  他们,来自中铁物贸成都公司新疆经营中心。
  他们的故事,写在了风雪的逆行里,也刻在了中铁系统工程稳步推进的每一寸桥梁和公路之中。

风雪封山路,亦有破雪人
  如果说疫情是一场“封闭围城”的考验,那么新疆的冬天,就是一次赤裸裸的生死对峙。
  2023年年初,伊犁河谷突遭几十年一遇的强寒潮侵袭,寒风卷雪如刀,连续多日的暴雪封锁了山口,积雪没膝、路面结冰。运输线上,多处出现塌方、结冰与滑坡交织的极端路况,仿佛将整个G577精伊公路项目隔绝在冰雪之外。
  而此时,项目正进入施工关键阶段。钢筋、水泥等关键材料急缺,每一日的迟滞,都是一段节点的塌陷。
  “物资一旦延误,就会影响整体工期,后续所有工序都得顺延。”面对现场物料见底的压力,项目部负责人连夜致电新疆经营中心,语气急促而焦灼。电话那头,李荣庆却只说了一句:“放心吧,这天就算是下刀子,这批货我也一定给你送到,保障你们的正常生产。”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而是一场穿越风雪的信仰之约。新疆经营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保供机制。他们调动多地资源,迅速调整运输路径,将大宗运输拆解为“小批量、多频次”的滚动发运模式,在风雪短暂间歇期穿插推进;他们联系熟悉高原雪道的本地司机,配备雪地链、防滑沙包、便携氧气,安排专人一对一实时盯车。
  13天,原本需要近20天的配送任务被提前完成;800吨核心主材,穿越风雪精准落地;项目未因暴雪而延误一天,未因高寒而断供一批。
  项目负责人事后感慨:“在我们等不起、走不了的时候,是物贸的人把路踩出来了。别人看到的是雪山封路,他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打开通道的方式。”
  他们不是征服自然的人,却用责任和担当,在暴雪之中硬生生“凿”出了一条物资生命线。他们不是英雄,但他们的每一份奔赴,都是在为系统主业的坚实脊梁添砖加瓦。
他们不是英雄,却成就了主业的底气
保障重大项目,从来不只是简单的“送货”,它是一场关于统筹、策略与协同的系统工程,更是一种前瞻性的组织力与看不见的硬实力。

在广袤而复杂的新疆大地上,中铁物贸成都公司新疆经营中心深知:物资的每一次调运,都是一场必须提前谋划、步步精密的排兵布阵。
他们将供应链管理嵌入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前端。自项目立项起便启动“一项目一档案”机制,从物资种类、使用周期、关键时间节点,他们逐一建档立卷,为每一个项目量身定制完整的全流程供应解决方案。
他们不做“供货者”,他们是“工程协同的前哨兵”。
面向地域辽阔、环境多变、需求复杂的新疆项目群体,他们以数字化为抓手,依托中铁物贸自主研发的“集物平台”,平台数据实时在线,库存动态一目了然,运输路径清晰可控,大大提升了物资调运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平台也成为他们洞察趋势、精准决策的重要工具。在供应价格剧烈波动、交付周期不稳定的特殊时期,他们通过“集物平台”及时锁定关键材料采购节点,规避市场涨价风险,为项目累计节约采购成本超800万元,用数字手段撑起实体保障的“硬底座”。
这一切,不是短期之功,而是多年来深耕细作、厚积薄发的成果。
他们不曾登上施工一线的舞台中央,却在舞台背后的阴影中,操盘着保障系统运行的命脉。他们不是英雄,但他们用凡人心火与专业理性,在一场场看不见的调度战、流通战、系统战中,为中国中铁的主业发展稳稳托底。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挺身而出”,一种不喧哗却震撼人心的责任分量。
不见前路黄沙起,红色信仰自领航
物资保供,拼的不只是调度技巧与系统响应,更是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信仰。
在一次次物资调运的“硬仗”背后,新疆经营中心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度融入项目一线、融入任务最前沿。党支部牢牢锚定区域特色“丝路先锋”定位,把党建工作落在实处、融进细节,用实际行动擦亮这面“走在丝路、奋进边疆”的红色旗帜。
在党支部书记赖厚敬的带领下,支部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把一面党旗插在最难走的路上,把一支支突击小组派到最吃劲的运输节点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最艰险,哪里就有信仰在闪光。
那是一个沙尘暴突袭的傍晚,狂风裹挟黄沙席卷整个南疆,能见度骤降,道路瞬间被厚重浮沙掩埋,运送关键钢筋的车辆被迫中断前行,前线工程所需的核心物资一度陷入“断供”边缘。
“不能等,不能拖,必须马上打通这条线!”新疆经营中心副总经理王和斌当机立断,带队出征。
与他一同逆行而上的,是商务经理李定军和一位刚刚加入“青年突击队”的年轻党员。他们携带干粮、防风物资和应急药品,迎着沙暴徒步踏入风沙之中,踏查道路、疏导车辆、协同抢运,只为尽快打通这条“生命通道”。
没有灯光,没有信号,只有飞扬的沙尘和模糊的车辙。他们凭着经验与信念,一步步踏穿风沙十余公里,终于将滞留物资成功转运至施工一线。
那一刻,无需口号与誓言,“项目保供至上、项目安全至上”,早已沉入他们的血脉,融入每一次与极端天气、复杂地形、断线风险的较量之中。
在新疆这片辽阔而多变的土地上,是这样一群有担当、有信仰的物贸人,以脚步丈量责任,用信仰点亮远方。他们以“红帆”作帜,以“先锋”为名,在风沙中为项目开路,在沉默中为主业赋能。
一次次逆行,一次次突围,他们铸就了工程物资供应的“压舱石”,也诠释了新时代物贸人“不只是服务,更是使命”的深刻内涵。
为祖国筑路者,亦有守路人
人说,他们只是“送货的”。但谁能想到,“送货”这两个字,在西部的深山高原,意味着穿越疫情封控线、暴雪封山路、高原缺氧带、甚至随时塌方的无人隧道?
而他们却从不曾犹豫。他们知道,在中国中铁每一项重大工程背后,有成千上万名建设者在等待他们“准点送达”;也知道,        
他们身后,站着的是一个国家工程的责任与荣耀。
中铁物贸成都公司新疆经营中心,用脚步丈量边疆,用汗水兑现承诺,用“宁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客户一时为难”的信念,书写出一段段令人敬佩的保供故事。他们不是主角,却为主角铺平了每一条通向远方的路。
他们是钢铁的守望者,是中国中铁永不止步的力量源泉。(文:沈潇逸)
cd5f5855496db52e941a93bdf67f6b4.jpg
图1 新疆经营中心全体员工合影
e9cade6176dfd04dbbd7e5d29ec098f.jpg
图2 新疆营中心员工在大雪封山之际前往项目检查物资情况
eaf8536b761466172ca1b29ca6491e9.jpg
图3 新疆经营中员工与公司领导一同检查钢筋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