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回复: 0

盛夏莫忘为血管“防暑降温”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3.jpg
连日来,气温高、湿度大,这样的天气让血管健康面临着极大的考验。研究表明,气温超过32℃,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会大幅增加。临床数据也显示,每年6月至8月相关疾病急诊量较冬季增加15%至20%。下周末将进入三伏天,在这个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时期,大家一方面要注意为血管“防暑降温”,另一方面需及时识别血管的“求救信号”。
高温是心脑血管的隐形危机
急诊科医生介绍,高温炙烤让血管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影响血液、心肌、血压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变黏增加血栓风险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为了散热,皮肤血管会迅速扩张,大量血液涌向体表,导致心脏、大脑等其他重要区域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心脏为了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不得不加快跳动,增加泵血量,这无疑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血液在扩张的血管中流动速度减慢,如同河道变宽后水流变缓,容易形成沉积物,血液变黏稠,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心肌缺氧可致心绞痛 高温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心脏在高温下被迫持续高速运转,心肌的耗氧量自然急剧增加。然而,由于血管扩张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的供血又相对不足,好比发动机在高速运转却得不到足够的燃油供应。长期处于这种“饥饿”状态,心肌会因缺氧而受损,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
血压波动大易引发心血管事件 夏季血压波动会呈现“过山车”式的特点,让人猝不及防。一方面,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另一方面,出汗增多、水分流失使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这种血压的剧烈波动对心血管系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尤其是那些原本血压就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等心血管事件。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低温是心血管健康最大的威胁,此话不假。寒冷会使人体血管收缩,血液流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这就像是给血管戴上了“紧箍咒”,心脏需要更加用力地泵血才能维持血液循环。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任何额外的负担都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的发生。但相比寒冷的直接挑战,炎热更像是一个“隐形杀手”,因为容易被人忽视而更应提高警惕。夏季高温对心血管的威胁是隐蔽而持久的,主要就体现在前文所说的血液黏稠度提高、心脏负荷增加、血压波动等方面。此外,夏季室内外温差大,频繁进出空调房,冷热交替也对血管很不友好。
如何区分中暑与心脑血管不适
现在潮热难耐,中暑的发病率也开始上升。但中暑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表现容易混淆,需要注意区分,以免延误病情。
夏季,医院急诊室常出现两种“高温病”:有人因烈日下暴走突然晕倒,有人却因空调房久坐突发胸痛。前者是中暑,后者可能是心脑血管意外。很多人不知道,有时候这两种疾病的初期表现容易混淆,头晕、恶心、乏力是“共同陷阱”。
头晕目眩 中暑因体温调节失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心脑血管问题则因血压波动或血管堵塞影响脑循环。
恶心呕吐 中暑时胃肠道血管扩张会引发恶心呕吐,心脑血管问题也可因脑部缺氧刺激呕吐中枢。
四肢无力 中暑因电解质紊乱会导致肌肉痉挛,心脑血管问题则因心肌缺血或脑供血不足引发四肢无力。
要想快速区分这两种疾病,可从看环境、查体征、问病史入手。
看环境暴露史 中暑必然有高温环境接触史(如烈日下劳作、密闭车厢内停留),而心脑血管问题可能发生在空调房、晨练时等温度适宜的场景。
查关键体征差异 皮肤状态:中暑者皮肤灼热潮红,严重者苍白湿冷;心脑血管问题患者皮肤可能苍白、出冷汗,但体温正常。脉搏呼吸:中暑者脉搏快而弱,呼吸急促;心梗患者脉搏可能细速或不规则,伴随大汗淋漓。意识状态:中暑昏迷前多有烦躁不安,苏醒后对高温环境有明确记忆;心脑血管问题昏迷常突然发生,且可能伴随肢体偏瘫、言语不清。
问基础疾病史 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者突发不适,优先警惕心脑血管问题;健康年轻人剧烈运动后晕倒,更可能是中暑。
但这两种疾病都可能导致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行走不稳,出现这类症状提示病情已进展至严重阶段。此时切勿自行处理,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心梗患者在3小时内溶栓效果最佳,中暑患者在2小时内降温可大幅降低器官损伤风险。
对生命健康的守护,需要防患于未然的智慧。比如,高温天外出佩戴宽檐帽,随身携带淡盐水;空调房每2小时开窗通风;心脑血管患者晨练避开6时至10时的血压高峰期。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小妙招。
四种症状是血管在“求救”
相比其他疾病,心脑血管的症状其实很典型,如果发现以下4种情况,需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胸闷气短是心脏在“喘息” 在高温天气下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喘不上气,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其原因或是心肌缺血、缺氧,提示存在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找一个通风良好、凉爽的地方休息,并尽快就医。
心悸心慌是心跳“失控” 心悸心慌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心跳加快、不规律,就像心脏在失控地跳动。这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如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引发猝死。因此,出现心悸心慌症状需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头晕头痛是大脑在“抗议” 头晕头痛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表现。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脑部供血不足会导致头晕,脑血管发生痉挛或堵塞则会引起头痛,谨防与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有关。
肢体麻木无力是血管“堵塞” 如果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就像被“定住”了一样,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一旦发现肢体麻木无力,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
总之,有以上任何不适,都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脑血管负担。休息后仍然无法缓解不适或感到愈加强烈的,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加快病情发展。
莫鹏(据《北京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