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回复: 0

做一个高尚的人 ——读《路遥传》有感

发表于 昨天 09: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艾青春

近期,我阅读了厚夫同志撰写的《路遥传》,认真拜读之后,对于路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是一个高尚的人。

路遥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高产的一生,是风雨兼程的一生。他的作品《惊心动魄的一幕》荣获第一届(1977-1980)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荣获第二届(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扛鼎之作《平凡的世界》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也是最受读者喜爱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另有一些短篇小说获奖很多。路遥在2019年9月被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联合评为“最美奋斗者”。他是我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坛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不管漂泊到何处,心永远贴着黄土地。”他是热爱家乡的人。路遥生在延安,他是延川中学毕业的,后来去西安工作,但是经常回延川。路遥小时候家境困难,考上了延川初中,他大伯实在没钱交学费,想让他辍学。路遥靠着全村人捐献的两斗黑豆,换成钱,交了学费,才能继续上学。在困难的时候,人心是高尚美好的。

“延大啊,这个温暖的摇篮。”延安大学是路遥的母校,当年,申沛昌校长排除各种压力,录取了路遥,给路遥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延安大学为路遥成功提供了平台,路遥也为延安大学树立了旗帜,争得了荣耀,他逢人就说,延大是好学校。

路遥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延安的甘泉县完成的,他把陕北叫作福地。他在生命最后时刻让《路遥的意识世界》这篇文章首先在《延安文学》上刊用,回报自己的家乡。他去世前,要求把自己葬在延安,他深沉地爱着家乡。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他是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他在43年短暂的生涯中,写出了近30部作品,都被市、省、国家级刊物发表,属于多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动力就是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超出常人的勤奋和毅力。创作小说的过程有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与寂寞。当《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后,很多人不看好,甚至泼冷水。他也有过苦闷和彷徨,但是他深信扎根土地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敢于迎风而立,竖起现实主义写作大旗。他自己磨砺自己,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命运自己安排”。1973年,路遥的《优胜红旗》发表于《陕西文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是路遥的作品第一次发表于省级文学刊物,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饱满的文学创作激情。“我的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他生活的写照和写意,他在写作中实现了重生,实现了价值。

“培养年轻人,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他是关心青年的人。厚夫(梁向阳)1989年第一次在文学座谈会上遇见路遥,就一直受到路遥的指导,1990年,路遥专门写信推荐他到延安大学任教。曹谷溪是路遥的伯乐和贵人,他创办了《山花》,让路遥这棵小草长成了花朵。后来,路遥也同样回报了曹谷溪,给他的诗集作序、给他的杂志投稿。萧云儒当年在汉中下放,也受到了路遥的帮助和支持,这才有了后来的评论家。张虹当年在路遥的帮助下,从农村进入汉中师范中文系上学。路遥帮助海波,从一个青年发展成长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航宇也是他一路提携,一路关心的年轻作家,他病重之际为航宇的报告文学写了序文。他是一个不怕麻烦,乐于助人的人。

“不要虚度光阴,只要努力,都会好起来的。”他是酷爱读书的人。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勤奋努力。上中学时,他抽空去学校图书馆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流》《牛虻》等。几乎每个周末,他都去县城图书馆看杂志,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1968年,是他被迫回乡当农民的阶段,他都每周去县城借书看。1970年,他被抽调到县上通讯组时,从朋友处借阅《浮士德》《草叶集》《飞鸟集》等外国作家作品。他经常熬夜读书,和朋友畅谈感受。他去延安大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塑造自己,振翅高飞。他在延大,系统地阅读了《创业史》《悲惨的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获取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营养。

“母亲给予我的,是我所缺少的。”他是热爱亲人的人。上中学时,母亲经常拿一些鸡蛋、蔬菜去县上卖掉,再把钱给路遥当生活费。节假日,他回到家里,母亲就用家里仅有的高粱面和土豆块给他做一些“扁食”,他吃得很香。他深爱母亲,母亲给了他一切。在人生最后时刻写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时,他累得不行了。但是,他想到母亲的一生,从早到晚,从春到冬,每一次将种子播入土地,一直到秋天,把每一颗粮食都要收回,一丝不苟,全力以赴。用充实的劳动完成自己生命的过程,用生命的代价体现存在的价值。他坚持到底,完成了《平凡的世界》这个伟大的作品。他也全力以赴地帮助三弟王天乐,经过指导与协助,王天乐成了一名新闻工作者。

“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这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名言,也是路遥完成巨著之后的话语,更是生命最后阶段给朋友的寄语。路遥对于作品,对于朋友,对于孩子,都是坦诚的、珍惜的。看完《路遥传》,感动无处不有,感激铭记心间。

路遥,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值得我们怀念的人。作家的生命长度是由其作品的影响力来决定的,向善的正能量,勤奋的好作风,这是路遥留给大家的重要精神食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